商業模式:如何讓專業人士樂于分亨?
2015-09-04 11:16 來源:http://www.elinglong.com/ 閱讀: 次
2005年,有人提出了“威客”概念,所謂威客就是wit(智慧)和key(鑰匙)兩個單詞的組合,是指那些通過互聯網把自己的智慧、知識、能力、經驗轉換成實際收益的人,他們在互聯網上通過解決科學、技術、工作、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而讓自己的知識、智慧、經驗、技能體現出經濟價值。
隨后就有公司迅速地進行了各種商業模式的探索。但第一代威客網站,如豬八戒、威客網選擇的任務分配機制卻將自己僅僅變為一個C2C的中介平臺。在這些網站上,工作按照不同領域分類,明碼標價,用懸賞模式應對低端任務,用招標模式應對中高端任務,工作一旦認領就由單個用戶完成,獎金也全部由其獨得。網站靠每單成交的傭金抽成和廣告獲利。經過幾年的發展,這種簡單解決需求與認知盈余之間信息鴻溝問題的中介平臺已經無法體現群體協作、累積認知盈余的力量,反而陷入了像門戶網站拼流量的怪圈。
如何在沒有金錢獎勵的情況下,讓那些有知識或專業背景的人,愿意花時間來回答一些他人的問題?這成為威客模式失敗后,這兩年互聯網精英的思考,2011年1月底低調上線的社交化問答網站知乎,用的是另一種激勵方法。對于知乎的大部分用戶而言,他們盡管沒有物質回報,但他們得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鼓勵,以及從創造中獲得的成就感。
舉個例子,知乎有一位深度用戶曾經分亨他在知乎的體驗感受,說他在做實習律師的時候,就因為喜歡整理網上的資料而且懂得用高級搜索,為一個大案子找到了判例,因此在官司贏了之后,他成為律所里的“技術天才”。后來,同事們紛紛把最難查的問題拋給他來搜。當他幾年前從這個律所離職時,大律師說,你走不要緊,但你要把搜索的技能教給同事們。但是教了幾個月,他發現還是他的搜索結果最好最準確,因為他不斷在解決越來越復雜的問題,因此他的搜索資料庫越積累越豐富,方法越來越靈活。他最后總結了一句話:“你被問得越多,你就越聰明。”這位律師創造知識的首要目的并不是為了分享,而是他發現被問得越多越聰明,另外當有一定的知識積累量后,還能做知識管理,分享只是這個過程的副產品。
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 商業模式丨輕奢時尚品牌 Everlane的成功之
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都具備哪些要素?遵循
商業模式設計初步:發現利益圈
商業模式創新的路徑:知識漏斗
商業模式與傳統管理學的區別?
商業模式丨愛彼迎:一次房租危機催生出的30
商業模式丨健身中心如何賺不來消費的會員的
楊少杰:新組織構建過程中管理模式與商業模
商業模式創新“源代碼”
商業模式丨陽光印網:憑一個想法產生的商業
相關熱詞搜索:
商業模式:如何讓專業人士樂于分亨? 相關課程
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實戰型培訓班
清大建筑施工企業總裁高級工商管理研修班
清大厚德智慧女性高級研修班
清友會金融后E董事長研修班
營銷管理與創新實戰(CMO)高端班
清大實戰型財務總監(CFO)班
- 上一篇:小區送餐服務代表企業商業模式解析
- 下一篇:商業模式深度解析:“同病相憐”的需求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