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重塑商業銀行戰略管理的基本邏輯
2017-02-28 08:14 來源:http://www.elinglong.com/ 閱讀: 次
當前,不良率的快速攀升、利潤率的急速下降、風險管理難度的突然加大,都是中國的銀行家之前從沒遇到的。在這種經營環境下,如何發揮戰略管理對業務發展的科學布局和精準制導作用,是一個需要從方法論上探討的深刻問題。我們認為,需要從以下五個層面重塑商業銀行戰略管理的基本邏輯:
由于歷史條件所限,中國的商業銀行還沒有經歷過一次完整的經營周期,加上固有的政府兜底和國家信用背書理念,大部分商業銀行對經濟周期缺乏足夠的敏感,在制定戰略目標和舉措時,對未來的宏觀經濟環境考慮不足,制定的目標和舉措往往超出經濟金融環境的承載能力,造成較大的戰略偏離和戰略風險。因此,商業銀行制定戰略時應該具有獨立思考能力,洞悉宏觀經濟變動沖擊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作用機制,使銀行個體的戰略規劃與中國經濟未來發展趨勢相適應。下圖按照杜邦分解的方法建立了未來幾年宏觀經濟變動對商業銀行的沖擊傳導機制。
第二,改變過去強調中國特殊性、無視銀行基本經營規律的傲慢思維,按照現代商業銀行的先進理念推動經營模式轉型,全面提高專業化、精細化和集約化水平。
在中國銀行業黃金發展時期,規模和利潤年均增速超過20%,使得按照“土辦法”經營銀行的銀行家們產生了自負和傲慢的錯覺,將宏觀經濟全面繁榮的周期和趨勢性貢獻歸入中國銀行業自身的努力,尤其是將中國特色的利差保護、關系營銷和規模驅動等因素的成功,視為對現代商業銀行一般經營規律和科學管理方法的超越。但是,隨著宏觀經濟快速下行,周期性和趨勢性貢獻消失或轉為負,特色的方法和手段已經滿足不了客戶日益升級的金融服務需求,經營管理上的捉襟見肘立即顯現,現代化管理創造利潤已經不是一個口號。在這種情況下,未來的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必須充分借鑒和學習現代商業銀行的先進管理理念和方法,在組織架構、風險管理、資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運用前沿的管理方法和技術。
第三,改變過去重視業務戰略和輕視客戶定位、管理轉型戰略,建立差異化戰略、客戶聚焦戰略和低成本戰略的“三位一體”大戰略體系。
按照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理論,戰略分為三類,分別為差異化戰略、客戶聚焦戰略和低成本戰略,這三大戰略各有其適用情形和組織條件。從理論上來看,商業銀行最應該采取的是低成本戰略,其次是客戶聚焦戰略,最難采取的是差異化戰略。然而,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已經看到,過去十幾年以來,大部分商業銀行的戰略都錯誤的聚焦到差異化戰略上來,忽視商業銀行監管嚴格、產品無專利權保護、模式容易復制等條件對差異化戰略的制約,而需要重視的低成本戰略和客戶聚焦戰略則關注不足。在未來,商業銀行需要將戰略選擇重點放到低成本戰略和客戶聚焦戰略上來,從組織改造、流程優化、管理的精細化和集約化轉型等入手建立低成本戰略;從客戶細分、市場定位、戰略性退出等方面入手,選擇做什么、不做什么,將主要的資源聚焦到某類客戶、某個戰場上進行集中攻堅、飽和打擊,建立足以體現自身局部和縱深優勢的客戶聚焦戰略。
第四,改變過去重視規劃 “講故事”,輕視戰略落地執行,從組織保障、資源配置、考核機制和項目管理等入手建立“全面戰略管理體系”。
前面已經提到,中國商業銀行戰略管理的最大弊病就是重規劃、輕執行,這有其客觀原因。一方面,在經營形勢較好,短期財務收益突飛猛進的情況下,強行將資源配置到短期相對難見效益的戰略性業務上,在全行將遇到較大的阻力。另一方面,戰略是一個復雜精細的工程,也是一個“奢侈品”,需要綜合能力和專業能力都較強的人才,也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這些都增加了管理層推動戰略落地執行的決心和意愿。當前時段,我們認為是推動戰略管理落地實施的“黃金時間窗口”:經營壓力已經開始倒逼商業銀行重視戰略實施,但同時還有一定的冗余資源用來投入到戰略中來。因此,抓住這個時間窗口,建議一把手掛帥的戰略管理小組,制定推動戰略實施的財務預算和人員分配,建立具有硬約束的人力資源考核機制,并按規劃分解任務建立重點項目執行小組,從總體上組建全面戰略管理體系,切實推動戰略的落地實施。
第五,改變過去戰略管理短平快的“成功學”情結,樹立“結硬寨、打呆賬”的戰略定力和耐心。
與其他管理活動一樣,戰略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股東創造價值,評價戰略的最終標準當然也是綜合效益的提升。但是,戰略管理區別于一般管理活動的核心之處在于,前者是一種類似的“種樹”行為,“桃三杏四梨五年”,每一個戰略舉措都存在一定的“投入-產出”周期,因此那些認為戰略是捷徑和竅門,戰略能“畢其功于一役”,戰略當期落地就能當期見效的“成功學”思維是錯誤的。恰恰相反,戰略不是策略,其本身是一個有利于長期發展、基業長青,甚至難以用財務數據衡量的長遠投入。因此在戰略管理過程中,擯棄短平快的策略思維和“成功學”情結,樹立“結硬寨、打呆賬”的戰略定力和耐心,在持久戰和攻堅戰中將戰略管理進行到底,才能真正顯現戰略管理的價值和意義。另外,這也對戰略管理人才的個人素養和氣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 商業人物丨17歲因太窮輟學創業,26歲身家億
楊少杰:新商業時代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團隊的
用戶,商業創新的起點
創業者該更看重商業模式還是企業戰略?
弘揚企業家精神:重塑商業倫理,創造新商業
現狀:商業銀行幾個主要的戰略方向
反思:商業銀行戰略管理的痛點分析
【演講實錄】陳春花:以未來決定現在(北大
企業家戰略:從聚焦當下到關注未來
投資未來,應該投資在哪里?
相關熱詞搜索:
未來:重塑商業銀行戰略管理的基本邏輯 相關課程
清大建筑施工企業總裁高級工商管理研修班
清大美院藝術投資與藝術管理高級研修班
電子商務與互聯網思維管理高級研修班
中國國學百家講堂與智慧傳承高級研修班
建設工程企業項目經理管理人才高級研修班
醫藥器械行業工商管理高級研修班
- 上一篇:現狀:商業銀行幾個主要的戰略方向
- 下一篇:企業沒有戰略管理,如同船舵失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