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清華人】閆浩:講臺就是我的“舞臺” /編號:CK495oe
2015-01-18 20:54 來源:http://www.elinglong.com/ 閱讀: 次閆浩的名字在清華學生中廣為傳播,他的微積分習題課永遠是場場爆滿,“去聽他的習題課”成為學習微積分的 “秘訣”,從學長傳到學弟,同學們親昵地把他稱作 “清華第一助教”。百年校慶期間,他作為學生代表之一,得到胡錦濤總書記的親熱接見。
然而,“演出”仍舊沒有閉幕。
“其實還是常常會有苦惱。”生活中的閆浩語速較課堂慢了許多。清華的研究生面臨著很大的科研和生活壓力,助教工作有時未免會與此構成不小的抵觸。當其余同學停止一終日忙碌的學習,享受生活的愜意與輕松時,他還埋首在書桌前為了第二天的習題課作著預備。“特殊是寫博士論文那段時間,經常熬夜改論文,第二天還要去上課,課上和課下的自己完整是兩個狀態。”
2007年,閆浩自費購買手寫平板電腦,在教學中率先引入“平板電腦+投影儀”這種古代化的組合工具。他還踴躍利用多媒體的氣力,將習題課錄像宣布在視頻網站上,便利同學們課后溫習,在線交換,受到了同學們的普遍歡送。
為了扭轉習題課單調無趣的刻板印象,閆浩花了很多心理揣摩同學們的心理狀況。比方,課前他會放一些動感音樂,在講解某些知識點的時候,他會不失機機地抖出笑料累贅活潑課堂氛圍。這些都出自于他的精心設計,“抖包袱不是單純為了讓大家放松,也愿望輔助同學們更好地記住知識點。”閆浩說。
2008年起,“閆浩教微積分”的人人網賬號正式注冊,爾后兩次因摯友數到達上限不得不注冊新號,至今總粉絲量已達數萬人。跟著他的習題課著名度越來越高,閆浩上課的教室逐步從只有幾十個座位的四教 202換成可包容多少百人的一教101,可仍舊場場爆滿,良多來不迭占座位的同學就坐在窗臺上目不轉睛地凝聽。
微積分是數學的一門基本學科,因為課程難度大又非常主要,成為大局部理工迷信生進入大學以后須要戰勝的 “第一道坎兒”。但因為課時有限,任課先生很少會對習題進行充足講解,習題課正好彌補了這一點。
“2007年3月四教202室,我第一次作為微積分習題課助教走上清華的講臺”,回憶起首次上課的情形,這個高大魁偉的東北男孩眼光閃亮。第一堂課的反應十分好,更讓他出其不意的是,從第二堂課開端,就有學生慕名前來旁聽,這使他深受鼓勵,對教學充斥了興致。
“一堂好的習題課就像一場精彩的演出,不僅要緊緊吸引‘觀眾’的留神力,還要留有余味。”閆浩這樣比方自己的教學感觸。“零失誤,不能有錯誤,更重要的是‘入戲’,要把干燥的習題講得妙不可言、深入淺出,這很有挑釁性。有時就像演員演戲一樣,既要研究‘劇本’,也要琢磨‘人物’。”毫無疑難,閆浩是個尋求完善的“演員”。
學生記者 楊晨康 陳?祥 潘正道
當初除了勞碌的科研工作,閆浩依然擔任航院飛翔員班的助教工作,下學期他還將開課主講“線性代數”,此外他還參加數學系微積分教材的編寫,打算將自己的教學視頻體系地收拾出來,供更多同學應用。今年3月21日,閆浩渡過了自己而破之年的誕辰。談到將來,他的計劃簡略清楚:“做一名老師。無論在哪兒,這是我從小的妄想”。
為了進步習題課的應用效力,閆浩在課余時光翻閱了大批與教學方式相干的書籍和材料,“‘自己學明確’和‘給人講清楚’是兩種不同的境界,我盼望通過習題課讓同學們不僅曉得如何解題,更能控制背地知識點的接洽。”
化工系大四學生胡嵩智回想起當年和同學們一起擠在四教聽閆浩習題課時的情況仍舊歷歷在目,暗里里他和同學們開玩笑地對閆浩說:“下次習題課改五教吧!”“去六教300吧!”“這哪夠,仍是去綜體吧!”同學們真心腸愛好他。
“做一名老師無論在哪兒”
閆浩把助教這個看似平常、卻毫不簡單的工作做到了極致。
為了實現“零失誤”,閆浩每堂習題課至少要提前一周備課。剛開始由于不自負,他就站在鏡子前給自己上課,像演員籌備臺詞一樣,同時調劑表情、情態和舉止。有時這樣的“獨白戲”一演就是半天仍不知疲乏。
就像許多演員可以把與自己性情截然相反的角色演得惟妙惟肖一樣,下了講臺,生活中的閆浩也有自己的另一面。
晚上9∶50,一教101教室坐在座位上、擠在過道中、站在窗臺邊的300多位同學陸續離去。閆浩站在講臺上,關上投影儀,清華大學總裁培訓,收起電腦,微笑著目送同學們。
實在閆浩的第一次助教經歷是在來清華之前。“1999年我就登上講臺了。”閆浩笑談。那時閆浩是高中班里的數學課代表,為同學們每周一節的 “答疑課”,是他的專屬時間。“那時的幻想就是當前能當老師”,閆浩享受那一刻站在“舞臺”中心的感到。
“從當初的六字班始終教到現在的一字班。有很多人問我,是什么力氣讓你保持了這么久?我想,假如說科研工作讓我領悟到什么是摸索與求證,那么當助教的經歷則讓我頓悟什么是學以至用、什么是育人所需。”在2012年春季研討生畢業儀式上,閆浩作為畢業生代表動情地回憶起自己六年的助教經歷。
“做助教是個良心活兒”,閆浩深有感想。習題課慣例請求是2學時,但他每次都堅持講3學時。由于在他看來,助教是義務,更是興趣,也與夢想有關。
寧靜獨處的時候,閆浩喜歡戴著耳機聽著音樂,在腦中細心回憶課堂上的每一個輕微之處,一幀一幀畫面像是放片子一樣一直被重現、放大、改正。精彩的習題課當面,凝集的是閆浩在教學上的傾情投入和付出。
人物檔案
閆浩的習題課不僅是答疑解惑,更是用一種貼近同窗們生涯的語言,一種極具親跟力的方法梳理常識的脈絡,“他把習題課講出了程度,更講出了出色”,這是同學們的廣泛共鳴。
這是閆浩持續第13個學期擔負微積分助教。自2006年進入清華大學周培源利用數學核心讀博,至今他已擔任微積分I、II、III,微積分A(1)、A(2)、B(1)、B(2),文科數學,偏微分方程,線性代數等近20門課程的助教,均勻每年授課約1200人次。最繁忙的時候,他曾同時擔任四門微積分課程的助教,每周有12個課時量的教養義務。
———記航天航空學院博士后、助教閆浩
閆浩,黑龍江齊齊哈爾市人,1983年誕生,2002年~2006年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讀本科,2006年進入清華大學周培源運用數學研究中央攻讀應用數學博士學位,2012年1月博士畢業,同時進入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流膂力學博士后流動站工作。
講臺上“有時就像演戲一樣”
講臺就是我的“舞臺”
助教的閱歷也讓閆浩意外播種了更多人的關注。熱能系、汽車系學生節邀請他客串上演,綠色協會“地球一小時”宣揚片邀請他出鏡,水利系節水運動邀請他“代言”,學校“清風明辯”大賽邀請他作為爭辯賽主席,他奇特的主持作風被稱為“閆浩體”。去年畢業季,閆浩送走了他作為“助教”身份的最后一批學生,也獲得了本人在清華的數學博士學位,進入航天航空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工作。
講臺下“做助教是個良心活兒”
“老師在教學學生知識的同時,他的操行也會沾染學生們。有時一句激勵的話,能夠讓他們加強信念,濃重科研興趣;一次耐煩深刻的講授,會讓他們對這門學科肅然起敬。”閆浩在第26次學生思維政治工作研究會上從助教的角度探討本科生教導問題。
“可能許多人不懂得,但每個人總有最合適自己的角色,我想我還是最愛好站在講臺上的那種感覺。”對教學的酷愛,是支撐閆浩站在講臺上的最大能源。
談到科研與助教工作二者如何和諧,在閆浩看來,二者處置切當更可彼此增進。“每當覺得科研壓力大時,上完習題課就登時感到精力舒服;而且微積分和線性代數是數學基礎課,很多后續課程和研究都是這兩門課不同方向上的延長。有一次,一個科研中的論斷良久不證實出來,但在一次習題課后,一道標題讓我來了靈感,很快就解決了這個難點。”閆浩說。
起源:新清華2013-4-19
“‘浩哥’的習題課不死板煩悶,他擅長把難理解的公式定理編成口訣,例如他發現了分部積分 ‘反對冪指三可霎時看出原函數’等等,朗朗上口,易學易記。”水利系大二學生程璽是閆浩習題課的忠誠“粉絲”。
相關的主題文章:- 【特等獎學金】魏鯤鵬:所有從遇見開端 /編號:AH355qu
- 【特等獎學金】陳熹:幻想尚在遠方 /編號:DT861uG
- 【特等獎學金】胡澤:生涯像戰役一樣出色 /編號:BN427sX
- 【特等獎學金】胡嘉冕:學術報告臺上的“發光體” /編號:LH023hH
- 【特等獎學金】王萌:學術的搶跑者快活的意愿工 /編號:PO367Be
- 【特等獎學金】江漢臣:義務是前進的能源 /編號:CO244ui
- 【特等獎學金】楊知方:找到最合適本人的路 /編號:AN801gZ
- 【特等獎學金】屠環宇:做最好的本人 /編號:MG088pd
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 【特等獎學金】黃成:幻想從助學萌芽 -編號
【人物】張統:向污水亮劍 -編號:EG239Ix
【人物】邵繼江:清華本質 -編號:IJ227of
【人物】林樂成:讓纖維藝術走向世界 -編號
【人物】余雯:馴服南北極的首位中國學生 -
【人物】鄧鋒:追尋性命中的北極光 -編號:H
【人物】尹海林:新天津時期的計劃局長 -編
【人物】陳巍跟他的三次逾越 -編號:FT821jw
【特等獎學金】魏鯤鵬:所有從遇見開端 /編
我與流體機械 /編號:KJ283TA
相關熱詞搜索:
清華大學總裁培
【身邊清華人】閆浩:講臺就是我的“舞臺” /編號:CK495oe 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