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與傳統管理學的區別?
2018-07-30 09:44 來源:http://www.elinglong.com/ 閱讀: 次
導讀:常規人做常規事,屬于傳統的管理模式。用這種傳統的管理模式管理企業,是做不出什么新鮮玩意兒的,也肯定賺不著大錢。所以,研究商業模式就要研究商業模式的創新,一定要研究哪些是智者所想的,哪些是常識不能覆蓋的。
傳統企業都存在這樣一種現象:生產出產品,然后再做銷售。所以,傳統企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么把產品生產出來。這就需要廠房,廠房背后肯定要有土地,土地有了還需要人。同時,要把產品生產出來還需要技術,所有這些都離不開錢,也就是創業的原始資本。但問題是,大部分企業家創業之初最缺的就是錢。于是,就出現了企業家邊創業邊積累資本,邊積累資本邊創業的做法。這種做法很神奇,是不能復制的,但這不是正常的商業行為,而且是極低效的。
那么,正常的商業行為應該是怎樣的?正常的情況是你決定生產什么東西,你要先做一個計劃書,然后再來籌集資金,這個過程叫融資。傳統企業家創業之初一般是一沒有錢,二沒有知名度,所以他們的融資對象只能是自己的親戚、朋友和同學。你跟你父母說:“這個項目很賺錢,你能借點錢給我嗎?”對方答應給你,只是因為你是他的親人,會無條件幫你。也就是說,這種融資方式靠的不是技術,靠的僅僅是情感。
煙花
靠情感融資是很不穩妥的,因為很多人借了錢還不上就跑掉了。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的發生,西方人發明了風險投資,還出現了一個詞叫“有限責任公司”。什么叫有限責任?就是你投的錢賠光了就算完了,叫有限責任。咱們傳統的企業不這樣,是無限責任。有的人借老婆的錢還不上了,被逼得沒辦法了只能跟老婆離婚。借父母的錢還不上了,趕快斷絕和父母的關系。但是離婚或口頭上和父母斷絕關系還不算完,以后他缺錢了照樣到你家里去要。這就是傳統的以關系為導向的融資模式的弊端。
另外,傳統的企業都叫產品經營企業,就是把人雇來,把東西生產出來。然后把東西賣出去作為一個標準,因為把東西賣出去才有錢付原料費,付員工的工資,所以傳統制造業最大的問題就是把矛盾最終集中在產品上。它以產品的銷售作為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如果產品賣不出去,企業就完蛋了。
傳統管理中最大的矛盾就是企業老想賣貴,消費者老想買便宜,這是個死結。商業模式的作用是什么?它不研究產品怎么賣,而是研究產品體系該怎么建立,它是圍繞資源開發展開的一門學問,這個體系一建成,就不愁產品難賣。
舉個簡單的例子,報社傳統的經營方式是叫記者采編,找編輯去編輯,找印刷廠去印刷,然后找渠道去銷售。這是最簡單的管理,沒有什么商業模式,我們稱它為傳統管理。
后來,報社發現賣報紙不掙錢了,它要養活自己,所以就發明了一個業務,這個業務就叫廣告業務。就是在賣報紙的同時貼一些廣告,對讀者來講,多加點廣告無所謂,可以不看,但是對報社經營來講就意味著可以多一份收入。在報紙上打廣告,這就是一種新的經營。
在報紙上打廣告是對報紙本身的深度開發,可不可以在其他方面做點文章?后來,報社發現,每天早晨那個報童只送報紙,為什么不能同時給訂報紙的用戶訂牛奶?于是,出現了報童送報紙的時候送牛奶的情況,在送的過程中一次性干了兩件事。既提高了辦事效率,又增加了一項收入。賣報紙的時候順便賣牛奶,從訂報紙到訂牛奶就是一個跨界經營。這種經營是在報紙以外的報童身上做文章。這是一種跨界的商業模式。
再進一步,報社可不可以把讀者組織起來搞培訓,甚至把讀者組織起來賣房子?這就是一個資源深度開發的問題。當然可以,而且賣房子給提成,肯定有人專門干這個。這是一種對讀者資源的深度開發。
從賣報紙到做廣告到送牛奶,再到賣房子,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商業模式。
由此可見,商業模式和傳統的管理學有什么區別呢?
傳統的管理學就是研究生產、技術、研發的。商業模式給了我們一種新型的商業關系,它最終要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個為誰創造價值,第二個用什么樣的資源進行生產和開發,第三個如何賺錢。
歸結來說,商業模式實際上是管理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高度體現,或者說它其實是管理的一個高度,是這個時代的一套管理系統和方法。
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 商業模式丨輕奢時尚品牌 Everlane的成功之
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都具備哪些要素?遵循
商業模式設計初步:發現利益圈
商業模式創新的路徑:知識漏斗
商業模式丨愛彼迎:一次房租危機催生出的30
商業模式丨健身中心如何賺不來消費的會員的
楊少杰:新組織構建過程中管理模式與商業模
商業模式創新“源代碼”
商業模式丨陽光印網:憑一個想法產生的商業
商業模式設計的四把鑰匙!
相關熱詞搜索:
商業模式與傳統管理學的區別? 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