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創新:推動服裝業前行的新力量
2016-11-20 10:14 來源:http://www.elinglong.com/ 閱讀: 次
彌久日新的方法論讓中國企業走得更遠。
在本次選題策劃出來的那一刻,記者看著拿到的“設計”命題,心里一陣竊喜。因為在記者的認知中,與“工匠精神”直接沾邊的元素就是設計。比如那些令人驚嘆的高級定制時裝,一針一線、一動一靜之間,散發出數不盡的風情。但是,經過對CHIC2016春季展上一些品牌的采訪,記者的觀念有了改變。
精益有理
展會現場,記者首先直奔大楊集團而去,準備按照計劃好的路線先采訪定制品牌。
這家中國服裝企業曾經讓巴菲特扔掉以前所有的西裝,并自愿發動他的合伙人和律師們,包括好友比爾·蓋茨也穿上大楊集團的西服。但是,上市十五年來,西服代工業務仍占據大楊集團總銷售額的八成。自有的三大品牌仍然不溫不火,才占20%,上市后竟然再也沒有融過資,而同期的雅戈爾總股本已經擴充40倍。
或許是為突破窘境,此次展會上,大楊集團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智能化服裝定制平臺”,憑借成熟的海外定制模式經驗,深入結合國內服裝定制行業的特點,完成對個性化定制生產效率的躍升。
同時,為助力更多國內服裝企業、服裝品牌、定制店實現技術的突破與創新,加快定制業務的發展,大楊集團首次在國內開啟全新的“大楊定制”模式。專業精工的品質傳承、智能單裁的效率保證,將幫助更多國內品牌與企業實現服裝個性化定制生產的需求。這樣的舉動真的能夠刺激這家“老工匠”再次散發活力嗎?記者愿意相信它的前景。
在當下,何為“工匠精神”?有人解答為:庖丁解牛。“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一把刀用了十九年還跟新的一樣,的確是鬼斧神工,神乎其技。這也同時解讀出了“工匠精神”的兩個內涵:精益和創新。
“精益”我們能讀到,通過專注訓練,反復打磨,達到神乎其技;“創新”卻需要捉摸—如何在尋常時間中找到規律,發現新的觀念、新的技藝、新的模式、新的資源……
前年出版的《工匠精神》一書,副題叫“締造偉大傳奇的重要力量”。亞力克·福奇認為百年來,工匠精神如同一臺不知休止的發動機,引領著美國成為“創新者的國度”。可以說,工匠精神塑造著美國,成為其生生不息的重要源泉。
創新無價
在展會上,每一位接受采訪的企業家都在談變化,而且記者很欣喜地發現,以前品牌口中的市場、渠道,現正轉變成產品和消費者。
對服裝企業來講,每年至少設計兩個系列,產品的創新一直都在。但基于消費者的消費理念升級,中產階層崛起以及年輕人成為消費的主體,品牌將設計的創新點從每件產品擴展至整條產品線,從而進一步細分市場,也為一些“老牌”集團注入生機。比如在2015年7月,杉杉服裝推出全新的時尚、超性價比系列—shanshan。
品牌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中國第一家服裝上市企業、一個在行業風雨20多年的服裝品牌,沒有誰比杉杉更懂得中國的服裝市場。”
因為懂得,所以改變。新定位下的shanshan系列將眼光聚焦在70后和80后身上。這個群體是最有服裝需求的客群,大部分有穩定的收入,對著裝講究品質感,有一定的品牌追求和產品鑒賞能力,但同時也注重性價比。
“杉杉基于改革后的快 速 反 應鏈,一 手 打造了shanshan品牌,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它能成為與ZARA、H&M比肩的本土快時尚品牌。”該負責人說。
致力于細分市場的不僅杉杉一家,森馬集團亦然。展會現場,森馬成人裝品牌通過全新的終端實景形象集合展示。
一直以來,森馬以年輕、時尚、活力、高性價比的品牌形象,深受潮流年輕人的喜愛。從2015年開始,森馬品牌(Semir)不斷推出明星產品—天絲與法蘭絨的結合、全球頂級面料技術LYCRA、ISKO與牛仔的融合等等。
該品牌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集團旗下紐約時尚男裝GSON和法式風情女裝minette的誕生,從不同風格和產品定位豐富了品牌組合,構成森馬公司近年來竭力拓展實施的多品牌發展戰略。
在鞏固主力森馬品牌的同時,又進一步實現其成人服飾多品牌運作模式,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差異化需求。杉杉和森馬致力于在集團強大的助力下細分市場做加法,但也有品牌選擇做減法,比如夢舒雅。這一點從展位的布置就能感受到—清一色的各式各樣的褲裝。其品牌負責人表示,之所以選擇如此的布展方式,也是在向市場傳達夢舒雅回歸主力產品,在褲裝領域深耕細作的品牌精神。這些在中國服裝界領軍的佼佼者都開始從消費者出發,專注于產品,不斷創新,這種改變令人欣喜。
可以想見,當“工匠精神”進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一個“熱詞”后,對于“工匠精神”的追捧將會持續很長時間。就怕會有相當一批企業家想當然地認為“復古式的精益”就是“工匠精神”。這是一個誤區,真正的“工匠精神”意味著創新。在一個缺乏創新的環境中,是不存在“工匠精神”的。
或許,在技術創新方面,中國依舊有漫長的追趕之路,需要繼續跟在美國、日本和歐洲后面,但在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方面,服裝行業已經開始發揮出“工匠精神”。企業的作用在于利用發明,或更為普遍的是利用未曾試用過的技術潛力來生產新產品,或以新方式來生產舊產品,或是打開供應原料的來源,或是開辟產品的新市場,或是重新組織行業等等,這些都是用來改革或根本改造生產方式的手段。
我們必須要認識到,與技術創新、設計創新平行,商業模式創新亦是推動當下服裝企業前行的一種力量。這也是一種“工匠精神”,而且是最具現實意義的“工匠精神”。
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 商業模式丨輕奢時尚品牌 Everlane的成功之
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都具備哪些要素?遵循
商業模式設計初步:發現利益圈
商業模式創新的路徑:知識漏斗
商業模式與傳統管理學的區別?
商業模式丨愛彼迎:一次房租危機催生出的30
商業模式丨健身中心如何賺不來消費的會員的
楊少杰:新組織構建過程中管理模式與商業模
商業模式創新“源代碼”
商業模式丨陽光印網:憑一個想法產生的商業
相關熱詞搜索:
商業模式創新:推動服裝業前行的新力量 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