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過冬時的三大商業模式解析
2015-08-23 09:37 來源:http://www.elinglong.com/ 閱讀: 次
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于過冬問題的理解。歸根到底,企業過冬無非是三大模式,一是冬眠,二是取暖,三是覓食。
冬眠很簡單,就是埋頭大睡,用最低的能耗過冬,希望一覺醒來,大地回春,就又可以折騰了。一些房地產企業,包括房地產中介,在采用這個方式過冬:當冬天來臨,又沒有做好準備、難以為繼的情況下,紛紛把一些地皮、項目、樓盤轉手賣掉。實力強些的,很多也先把項目停下來,人員大部分辭退,靜觀以待變?偠灾褪遣捎脴O度收縮的方式保存基干,以求渡過嚴冬,存活下來。這個模式的好處是和“范跑跑”一樣,最大限度地置身事外 -- 跳出五行外,坐看雪起時。但缺點是春天來臨時不一定醒得過來,所謂“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大概只是諸葛亮的自夸,長眠后醒來的時間,一般是不易控制的。就算能醒來,也很難象“豬堅強”似的,馬上又活蹦亂跳。
第二種模式是取暖,有幾種主要途徑,一種是賣掉一些非核心的業務,以取得過冬的柴火(即資金)。華為在2001年上一個冬天時,將旗下從事電源業務的安圣電氣(原華為電氣)以7.5億美元賣給艾默生電氣,此舉幫助華為安然過冬。2007年,華為再一次以8.82億美元的價格,將自己的合資企業“華為3Com”的49%股份賣給3Com,提前準備好了冬天的棉襖。第二個途徑是上市,以求得與資本市場的直接對接。但是,冬天的股市往往自身難保,很多已上市的企業風雨飄搖,更不要說尚在門外的。恒大的上市失敗,不是偶然的;基本面好些的,當然也可以象河南建業那樣,能上就先上,哪怕價格令人心灰意懶。
上市如不成,還有一條取暖途徑,即馮侖所謂的“傍大款”-- 就是在冬天找到一個強大資本的支持,這包括銀行、風險投資、私募基金、以及合作伙伴。使用這個模式的企業也不少,對萬通來說,這是它“學先進,傍大款,走正道”模式的關鍵一步,當年毅然投靠國企天津泰達,實施“新公私合營”,這就從根本上杜絕了“路有凍死骨”的可能。
當然,問題是在目前的情況下,想傍大款也是不容易的。風投也好,銀行也好,經常在你不缺錢的時候找上門來給你錢,但是在你最缺錢的時候,往往他們自己也會有一些問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融資也好,聯盟也好,或者其他取暖的方式,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環境里,普遍難度大增。
第三個模式,是出去覓食:當別人都冬眠,或靠在火爐旁取暖,你反其道而行之,出去“在雪地上撒點野”。復星集團的戰略,就基于這種反周期投資的思路:當年黃金價格很低,沒有人買黃金企業時,復星大膽入股招遠黃金,很快金價急升,帶來極佳的投資回報。另外,復星介入鋼鐵行業時也是行業低谷,很快就建立起自己的鋼鐵帝國,在上一輪牛市里收獲甚豐。
同樣,在當前的房地產業,有人利用冬天進入和擴張,把別人做不下去的項目做下來。有人曾這樣形容潘石屹采用的戰略:因為自己手上沒什么地,于是先幫著把房地產唱衰,等地價大跌、別人做不下去的時候,他正好抄底,接手別人的地或盤。我相信老潘沒那么“陰險”,但這樣的比喻,也不失為在冬天用雪上加霜的方式凍死對手,然后覓食壯大自己的“高招”。不過,錯誤有時也來自于抄底的心態,因為大家知道,真正抄到底的概率是非常小的。所以,抄底必須有戰略性的理由,而不是僅僅看中一個低價。有所為有所不為,是冬天要切記的信條。
商業模式的韌性
![](/uploads/allimg/150823/1-150R3095134640.jpg)
![](/uploads/allimg/150823/1-150R3095134640.jpg)
我今天想講的第二點,是商業模式在冬天環境下的韌性問題,也就是模式應該堅持還是揚棄,這里有幾種方式可供比較。
有人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就是靠堅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孫為民先生也說到,蘇寧的模式做了十幾年,今天終于得了模式大獎,歸功于堅持。
的確,十年磨一劍,如果自己的模式做不到相當深度,是不應該奢談揚棄的,因為任何模式都只有練到爐火純青時才有強大的生命力。好比是選兵器,用劍還是用錘,也許本無優劣之分,貴在找到合適自己的那種,然后持之以恒,練到出神入化。所以,在很多傳統行業,也許不應該因為氣候變化而動搖對自己模式的信心,滄海橫流,本色不改,剩者終將為王。
另一個觀點認為,商業模式在冬天的環境下固然不應該發生本質性的變化,但是一些調整還是需要的,也就是在堅持模式的同時做些微調。比如,把模式做到最簡化,成本最低,然后用這種方式過冬。唐駿先生認為好的商業模式的第一特征是簡單,唯有簡單的才是管用的。這讓我想起席慕容的詩:涉江而過,芙蓉千朵,詩也簡單,心也簡單。
不過我不一定贊同唐駿這樣“簡單”的說法。首先,這個世界上從風箏到熱氣球到航天飛機,需求不同,模式繁簡共存,只為各司其職。西方有一句名言:對任何復雜的問題都有一個簡潔的解決方案,只不過是個錯誤的方案。除非回歸原始社會,否則復雜的問題,如這次的金融危機,恐怕還得用復雜的方式來解決。
第二,所謂的簡單,有時只是一個感覺,或是表述方式的問題。再復雜的模式,明白人都可能用幾句話講個大概。比如極復雜的金融衍生品,也可以用簡單的語句勾勒一番,而很“簡單”的沃爾瑪零售模式,如果探究細節,用“戰略行動系統”的方法來講,保證云山霧罩,復雜之極。所以,魔鬼在細節里,任何簡單的模式里都有魔鬼,都需要一一推敲清楚,也就不簡單了。雖然我認為簡單不一定好,但在冬天的環境里,把模式作些微調,以進一步降低成本,共度難關,還是值得考慮的。
第三種觀點,認為環境的巨大變化,呼喚商業模式的根本性變革。周其仁也認為,最困難的時候可能是大轉變的時機。
大批農民工回到他們的故鄉,勢必帶來農村土地流轉改革的契機;而從朱總理時代就已經明確的政策,房地產是拉動內需、消化居民巨額存款的不二選擇。此時,卻遭遇著困境,源于消費者信心不足。
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惡化,我們亟需拉動內需來防止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玉石俱焚”。所以,最近以各地方政府牽頭、并得到中央政府默許的拯救房市行動,從農村土改和國家經濟增長點兩方面結合來看,是一定有其宏觀經濟必然性的。
歷史不止一次證明,改革往往在最意料不到的時候推出。正如吳曉波指出的,價格闖關也好,股改也好,都是在很困難的時候,一般認為不可能的時候。否極泰來,冬天對于某些企業來說,也許正是模式改變的天賜良機。按照中醫的說法,進補應該在冬天,而不是夏天。
阿里巴巴的馬云,是 “過冬論”的積極鼓吹者,他的用意,據說是以冬天來刺激員工,使大家能夠居安思危,振作精神,不至于陷入固步自封。同時,長久以來想要進行的人員和機構的大調整,甚至模式的變革,都在冬天的環境下成為了可能。當年華為的任正非,之所以要寫“華為的冬天”,用意應該是一樣的。
面對環境的變化,企業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被動地應對變化,進行模式的改變;另一類是主動求變,在大趨勢剛露端倪的時候,就去趟一條新路。
被動型的企業更多一些,而且因其被動,往往扎堆,有時反而使處境惡化。當一條船在驚濤駭浪里顛簸的時候,船長最害怕的就是乘客的過度被動反應:當船向左邊傾斜的時候一窩蜂地跑到右邊,這時因重量轉移船會往右邊傾斜,乘客們又一窩蜂地跑到左邊!幾次下來,船體搖晃加劇,沉沒的命運在劫難逃!
我們的模式創新,看來有陷入這種“驚濤效應”的危險。
出口型的企業,現在因為國外需求萎縮,被動地轉變成靠內需拉動,所以紛紛由出口轉為內銷;勞動力密集型企業,以中國大量廉價勞動力為基礎,因為勞動力成本增加很快,所以也被動地從沿海往內陸走,或者往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去;資本密集型企業,包括房地產,更多地依托民間資本來度過嚴冬,這是融資模式的被動轉變;而資源密集型企業,如鋼鐵業和地板業,則紛紛選擇往上游走,去收購礦山和林場 … 如此種種,被動地應付環境變化,固然也會起到一定效果,但是因為沒什么差異化而“一窩蜂”,結果可能是“全員墜海”。如此這般,還不如主動求變,有創意地變。
主動求變怎么變?無非是結合自己的情況,回答好三個問題。第一是你的客戶是誰?第二你為他們提供什么價值?第三你如何提供這個價值?以得獎的蘇寧為例,它的客戶是廣大對價格非常敏感的家電消費者,之所以對價格敏感,一是我們的人均收入還不高,二是家電的同質化程度高,比較價格非常容易。所以,能提供的價值,主要致力于最低的價格,而低價則主要是靠把廠商的價格壓下來。
那么如何來壓價提供這個價值?蘇寧和國美的方法是連鎖經營,通過快速跑馬圈地完成對零售渠道的高度控制,這樣在與廠商的博弈中占得上風,逼迫廠商把價格降到最低。更妙的是,連鎖經營的本錢也并非完全自己掏出來,而是以進店費裝修費等各種費用與廠商分攤。這樣,借用被人的雞(廠商資金),下自己的蛋(連鎖店鋪),再用蛋去要挾雞割肉(降價、返點、延長帳期),對蘇寧這真是一個絕妙的良性循環!
當然,對廠商就不大妙,這是我國家電廠商長期在虧損邊緣徘徊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見,模式改變命運,毫不夸張。
作為三位一體的戰略,企業如果把這三個問題回答好,好的模式也就呼之欲出了。
再以前兩年得獎的超級女聲為例,她的客戶是廣大的電視觀眾,尤其是15-25歲的女孩子,因為這部分人群最能接受娛樂節目,而且消費欲望相對強烈。提供的價值很簡單,就是把國外成熟而且成功的選秀模式拿到中國來,并進行重大的本土化變革。比如海選、麻辣評委、PK環節、手機投票,其中又以手機投票最有中國特色,因為中國人可能是全世界最愛發短信的民族!
所有這些本土化,都為了一個目地,就是最大限度地增加觀眾的參與度,把結果戲劇化,由觀眾來決定。至于第三個問題如何提供價值,《商界》當年在評獎時,歸納超女的方法為“打造共贏的產業價值鏈”,也就是整合了包括天娛傳媒(運作、品牌)、湖南衛視(節目制作)、蒙牛(節目外獨立廣告投放)、掌上靈通(通信增值)、百度(網絡PK)、音像出版等各路豪杰,終于使超女節目,甚至能夠壓倒央視的收視率。
但對于任何成功模式,成功必然帶來海量的模仿,進而海闊天空的藍海又變成血流成河的紅海。超女也不例外,一時間神州四處是選秀,鋪天蓋地,令人應接不暇,很快產生“審美疲勞”。同時社會輿論也開始變化,批評選秀的風行會誤導小孩子樹立“一夜成名”的思想,廣電部也隨即以各種形式加以限制。感受到選秀模式的陣陣寒意,超女的運營商天娛傳媒積極求變,在其他人還在選秀模式里戀戰的時候,主動放棄超女節目。同時利用手上眾多的簽約超女,轉型為一家大型節會活動運營商。這樣的模式創新,開辟出新的藍海,很快便超過“同一首歌”而成為行業的領跑者。
總而言之,冬天固然對所有人都很嚴厲,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積極應對,不管是模式的堅持也好,模式的創新也好,冬天可能成為一個提升自我的機會。
愿堅守者堅如磐石,創新者欣欣向榮!
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 商業模式的四個要素
商業模式丨產品同質化的時代企業產品如何才
楊少杰:矩陣型組織結構的“真”與“偽”
物聯網驅動下產業的商業模式顛覆與創新
哪種商業模式更好?商業模式價值最大化
什么是商業模式?先理解企業的“邊界”
企業怎么制定制度?
商業模式創新的價值重組手術(二)
傳統企業轉型誤區|互聯網不是工具,而是經
一部動漫視頻讓您讀懂魏朱商業模式
相關熱詞搜索:
企業過冬時的三大商業模式解析 相關課程
營銷管理與創新實戰(CMO)高端班
醫藥器械行業工商管理高級研修班
卓越商道與創新經營高級研修班
清友會管理心理學高級研修班
清友會人力資源總監(CHO)創新實戰高級研修班
清大工商管理總裁高級研修班
- 上一篇:蘋果創新商業模式的新思路
- 下一篇:良心:在特殊環境下成功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