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經典案例:麥當勞靠什么賺錢
2015-08-03 14:50 來源:http://www.elinglong.com/ 閱讀: 次
麥當勞靠什么賺錢?是那些小小的不被人注意的可樂、薯條等小產品,這就是它賺小錢的方法。一杯可樂65元,可能毛利45元,這是它賺小錢的地方。
麥當勞怎么賺取“中錢”呢?就是供應鏈。很多經理人都可以想到,麥當勞可以做集中采購,當麥當勞把全球幾萬家門店所用的牛肉、面粉、土豆集中采購時,利潤就出來了。但是麥當勞的供應鏈高明之處還遠遠不止如此,如果麥當勞只想到集中采購,那就不是今天的麥當勞,就無法成為全球單一品牌最大的快餐連鎖企業,全球擁有3萬家以上的門店。
麥當勞不僅通過集中采購獲取穩定的利潤,同時還積極參與到供應鏈的改造之中,通過改造供應鏈來降低供應鏈的成本,在所降低的供應鏈成本中與合作者分享,但最大的收益者肯定還是麥當勞。舉一個例子,假設過去一斤土豆賣5元錢,畝產只有6 000斤,那么麥當勞怎么做呢?麥當勞公司為農場提供土豆種植改良技術,免費的。當農場拿到免費的土豆種植改良技術后,畝產從6 000斤漲到2萬斤。過去每畝收入3萬元,單價5元、畝產6 000斤,現在畝產達到2萬斤以后,可以讓農民把價格降到每斤2元,這樣每畝總收入達到了4萬,比過去的3萬元增長了1萬元,這樣一來,農場企業很開心。但最大的受益者是誰?毫無疑問是麥當勞公司。因為它從5元的單價變成2元的單價,單位成本大幅度降低。
因此,麥當勞從供應鏈中獲取“中利”,并不是單純依靠集中采購,而是同時積極而深入地參與到供應鏈改造之中,通過改造供應鏈,使得整個價值鏈的整體收益大幅度增加,而它獲得其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能有讀者認為這樣不公平,是不是麥當勞欺負農民?其實不盡然,因為這里最大的貢獻者還是麥當勞,所以它獲得最大的利潤合情合理。
如果只有供應鏈的“中利”,麥當勞公司還走不了那么遠,還無法形成今天如此明顯的競爭優勢。麥當勞靠什么賺大錢呢?答案是麥當勞公司的房地產。麥當勞主要利潤來自于房地產,很多讀者的第一反應是麥當勞專業的選址能力,麥當勞看中的地段房價往往都會漲,所以麥當勞靠房地產來盈利。注意了,這句話又只對了一半。
如果麥當勞只是像普通的企業或者普通的投資者那樣,通過專業選址能力獲取房產增值,這還不是麥當勞的高手所為,還只是普通的投資者。麥當勞的獨特之處或者高明之處,體現在它不僅有專業的選址能力,還通過辛辛苦苦地賣漢堡包,通過辛辛苦苦建立麥當勞的餐飲文化,建立起麥當勞商圈,通過麥當勞商圈不斷拉動海量的人流量來到麥當勞以及附近的商圈。這種做法就會主動、直接地推動房產價格的提高,這就是麥當勞之所以成為“史上最牛的房地產公司”的秘密所在,它不是被動地等待房產升值,并不是單純依靠所謂的專業選址能力,而是積極主動地長期拉動房產價格的增長。
麥當勞,或者與原來的土地所有者簽署20~30年的長期租約,或者自己買斷整個土地建造房屋,或者是長期持有,或者轉租加盟商,這樣房地產就有升值的巨大空間。麥當勞公司的財務報表體現其主要的資產之一就是房地產。麥當勞公司1/3收入來自于直營,2/3的收入來自于加盟。在加盟費里收取的重要收入就是房產增值的收益。從這個角度來講,麥當勞表面看來是賣漢堡包的快餐連鎖企業,但它的企業本質、核心價值卻是房地產。
由此我們重溫之前講過的內容,中國房地產公司的商業模式簡單而粗暴,但是,反過來看,全球超過40%的項目最終依靠房地產成為主要的盈利點或支撐點。麥當勞公司非常精彩地詮釋了這個論點。
透過麥當勞的案例,對于企業應該如何獲取收入,相信讀者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進一步分析,怎樣理解利潤?我們要清楚地掌握利潤是與風險緊密匹配的,不應該單純談利潤,如果商業模式是“無風險賺小利,小風險賺中利,中風險賺大利,大風險賺暴利”,那么這類模式還是可接受的。如果能夠跨層獲取利潤,無風險賺中利,小風險賺大利,中風險賺暴利,可能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商業模式了。如果有很好的利潤,但風險很大,未必就是很好的商業模式。因此,當我們講商業模式講利潤時,利潤和風險一定要相互匹配。
同時,企業家要很好地把握利潤應分階段理解,在投入期能夠承受虧損多少,在短期靠什么盈利,中期靠什么擴大營業規模,遠期如何獲取大量利潤甚至控制產業鏈,這都需要很好地進行規劃。我們一再強調,優秀企業不在于今天能賺多少,最重要的是未來能夠賺多少。今天賺多賺少沒關系,最重要的是未來能不能賺取豐厚的利潤。很多企業在投入期并不虧錢,但長期利潤反而很微薄,這其實并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企業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在未來獲利。
與此同時,我們要高度關注利潤是有屬性的,有的利潤只是在業務市場領域,而真正賺大錢的往往都是在資本市場。賺取客戶的利潤永遠是固定的,甚至在很多情況下與客戶是對立的,你賺得越多,就意味著客戶成本越高。那么怎樣才能與客戶利潤形成共同的出發點呢?那就是資本市場。資本市場的利潤當然是越賺越開心,達到20倍、30倍,它來自于股民間的交易,并不會抬高客戶的成本。
那么為什么說房地產公司并沒有賺到真正的大錢呢?因為絕大多數房地產公司雖然利潤很好,但上市都非常困難,因為資本市場不認可。有一些傳統的產業,可能規模做得很大,但上市卻困難重重。有一家家紡企業,年銷售額十幾億,利潤上億元,它一直計劃要上市,但幾年下來都不太順利。而一些符合資本市場挑選眼光的企業則是好風憑借力,如浙江網盛科技,它把自己稱之為中國A股的阿里巴巴。在上市當年銷售額才7 000萬元,利潤3 000萬元,但是在中國股市市盈率倍數曾經是最高的,股票總價值曾經達到70億元。為什么前一家家紡企業上市很艱難,而網盛一家小公司在資本市場市值卻能達到70億元,這是因為后者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超級追捧。有些利潤注定上不了市,而有些利潤雖然很少,但資本市場卻很認可,這就是利潤的所謂屬性不同、未來增長前景不同。所以,各位讀者設計盈利模式的時候,要關注盈利模式是不是既能讓業務市場認可,也能讓資本市場長期認可。
在進一步理解了關于利潤的屬性概念后,下面進入到企業到底如何獲取利潤部分。企業獲取利潤的方式有很多種,本書介紹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四種方式。
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 商業模式丨輕奢時尚品牌 Everlane的成功之
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都具備哪些要素?遵循
商業模式設計初步:發現利益圈
商業模式創新的路徑:知識漏斗
商業模式與傳統管理學的區別?
商業模式丨愛彼迎:一次房租危機催生出的30
商業模式丨健身中心如何賺不來消費的會員的
楊少杰:新組織構建過程中管理模式與商業模
商業模式創新“源代碼”
商業模式丨陽光印網:憑一個想法產生的商業
相關熱詞搜索:
商業模式經典案例:麥當勞靠什么賺錢 相關課程
- 上一篇:中小企業需要尋找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
- 下一篇:商業模式經典案例:馬天奴如何讓品牌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