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回購中的“股權轉債權”是否有效?
2018-07-27 19:20 來源:http://www.elinglong.com/ 閱讀: 次
由公司董事會作出的 “股轉債” 決議,非屬上述明文規定的三種情形之一,故系爭 “股轉債決議” 股權回購不符合《公司法》關于有限公司股權回購的立法精神及法律規定,違反了公司資本維持原則,損及公司及債權人利益,應屬無效。
本文將對股權回購中 “股轉債” 決議是否有效嘗試進行解讀。
01、案情簡介
2002 年 4 月 28 日,王偉以現金方式向金達公司出資 205000 元,2004 年 7 月 12 日,王偉又以分紅款轉出資的方式向金達公司增資 61500 元。在金達公司經營過程中,王偉曾向金達公司提出申請退出公司經營。
2009 年 9 月 15 日,金達公司董事會作出《關于同意王偉所持股份“股轉債”的決議》,決議載明:“根據王偉本人的請求,經董事會研究,同意公司以‘股轉債’的形式接收王偉所持股份,計算辦法與公司接收的其他股東一致。債權數額以其現金投入資本金的 200% 計算,債權利息為年息8%,債權期限為二年,每半年計息一次……”。
該董事會決議作出后,金達公司并未實際向王偉支付決議上載明的債權本金和利息。
隨后,王偉訴稱,金達公司依據上述決議剝奪其股東權利,不向其分紅,也未向其償還 “股轉債” 的債務。故金達公司應當立即償還 “股轉債” 的債務本金及利息 85280 元。
02、判決結果
經開庭審理,法院一審判決駁回了王偉的訴訟請求。宣判后,王偉未提起上訴,一審判決發生法律效力。
03、法院觀點
本案經開庭審理,主要爭議焦點在于對董事會 “股轉債” 決議效力的認定。
1、關于“股轉債”決議的性質
首先,“股轉債” 并非股權轉讓。《公司法》所指股權轉讓分為股權內部轉讓和外部轉讓,分別對應股東將其股權轉讓給公司內部股東或股東以外第三人,適用《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
本案并無內部股東或外部第三人受讓王偉股權,故并非股權轉讓。
其次,“股轉債” 非《公司法》意義上的公司減資。公司減資是在公司資本過剩或虧損嚴重的情況下,公司根據業務經營狀況,依法減少注冊資本的行為。
根據《公司法》的相關規定,公司減資必須由股東會絕對多數表決通過,并履行公告程序,以保護債權人利益。本案系王偉向公司提出退股,雖然退股的結果可能導致公司減資,但從起因和程序操作來看,非前述公司法意義上的減資。
最后,“股轉債” 決議體現的意思表示是王偉與金達公司協商后達成的公司以特定價格收購股權,故“股轉債”決議的實質應是公司股權的回購。
2、《公司法》關于公司股權回購的相關規定
相比于《公司法》規定股份有限公司在三類情形(減少公司注冊資本、與持有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將股份獎勵給公司職工)下可以主動回購股份,《公司法》僅涉及有限公司異議股東的股權回購請求權,并無公司主動回購股權的相關規定。
《公司法》第七十五條規定,在公司連續五年不分配利潤,合并、分立、轉讓主要財產,營業期限屆滿或其他解散事由出現但通過修改章程仍使公司存續這三類特定情形下,對該項股東會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請求公司按照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
顯然,本案中的 “股轉債” 決議盡管具有公司股權回購的性質,但并不符合《公司法》第七十五條所規定的異議股東股權回購請求權之構成要件,缺乏相應的法律依據。
3、關于合意回購股權的效力認定
《公司法》對于有限公司主動回購股權,或者股東與公司 “合意” 回購股權,并無明確規定。
故有觀點認為,法無禁止即自由。由于《公司法》沒有對有限公司回購股權作出禁止性規定,則視為公司可自行回購股權,本案股東與公司合意下的股權回購當屬有效。
顯然,該觀點僅考慮了私法的意思自治,卻忽略了《公司法》所包含的公法特質,即公司自治以外需遵守的強制性規范。
綜上,“股轉債” 既非股權轉讓,亦非公司減資,而屬股權回購,故無法依照《公司法》關于股權轉讓與公司減資相應的規范作出規制。
在現有《公司法》僅規定有限公司異議股東股權回購請求權,未規定公司主動回購股權的情形下,允許股東與公司 “合意” 下的股權回購,不符合公司法立法精神,違反公司資本維持原則,有損公司及債權人利益。因此,“股轉債” 決議違反法律規定而無效。
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 年銷售上億還掛牌新三板,為何做了股權激勵
50、60后的企業家們,不得不重視的股權傳承
麥當勞高管年薪180萬,還要求占股權,這樣
連鎖快速發展,如何給老店長股權激勵
干貨丨股權激勵or分紅權激勵,非上市公司如
非上市公司如何對管理層進行股權激勵?
公司股改時,股權給多少?股權從哪里來呢?
股權激勵九定詳解—定價格
資本的魔力:將鏡像中的一切變為同謀
公司股權激勵的法律實操建議
相關熱詞搜索:
股權回購中的“股權轉債權”是否有效? 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