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杰:新商業時代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團隊的競爭
2018-07-24 10:54 來源:http://www.elinglong.com/ 閱讀: 次
英國供應鏈管理專家馬丁·克里斯托弗在1992年指出:21世紀的競爭不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這句話僅反映出了宏觀層面的表象,微觀層面的表象是團隊,因為供應鏈上分布著各種類型的團隊,供應鏈上的所有任務均由這些團隊完成,因此新商業時代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團隊的競爭,當傳統企業轉型邁向新組織時,必須激活團隊的競爭力。
在以前的文章中曾提到,新商業時代是生態型商業模式的天下,每個企業要么自建生態,要么處于出別人的生態中,所有企業都無法置身事外,商業生態系統中通過供應鏈鏈接各“物種”,供應鏈也成為了“食物鏈”,企業的邊界開始模糊,團隊變得異常活躍。
今天,一些中國企業已經開始著手構建生態系統,團隊逐漸成為企業內部最小的價值單元,此時團隊競爭力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最重要因素。為何團隊變得如此重要?如何構建團隊管理機制?如何提高團隊競爭力?這些問題都需要從企業形態進化規律、競爭模式演變規律中尋找答案。
企業形態沿著產業價值鏈不斷演變,經歷了股東價值形態(形如三角形)、精英價值形態(形如梯形)、客戶價值形態(形如鏈形)、利益相關者價值形態(形如圓形)等四種典型組織形態,實現了從低級組織形態向高級組織形態進化。
股東價值形態是1.0時代的最佳企業形態,資本(資本收益力)為企業創造主要價值,很多中國企業已經擺脫了這個階段;精英價值形態是2.0時代的最佳企業形態,也是人們常說的傳統企業,形如“金字塔”,少數精英(精英領導力)為企業創造主要價值;客戶價值形態則是3.0時代的最佳企業形態,創新型團隊(創新力)為企業創造主要價值;利益相關者價值形態是4.0時代的產物,品牌(企業人格力)為企業創造主要價值,尚未到來。今天,當中國市場正處于2.0時代邁向3.0時代時,中國企業則普遍處于從精英價值形態邁向客戶價值形態階段,這就是所謂的轉型。
資本收益力、精英領導力、團隊創新力、組織人格力分別為四種基因片段,共同構成了決定企業形態特征的DNA。當一種基因片段起到決定性作用時,就會出現某種組織形態特征。這一次的企業轉型就是由團隊創新力取代精英領導力,企業的競爭模式也將在這四種基因片段中得以體現。
不同的企業形態有不同的競爭模式,四種企業形態出現了四種競爭模式,構成了競爭模式演變規律。
1.0時代是資本為企業創造主要價值,此時競爭主體體現在資本,是資本收益力的競爭,資本收益力越大企業競爭能力越強,通常表現為資本盡可能獲取有價值的獨特資源,獲取最大的資本收益,因此最終必然導致壟斷的形成。通俗來說股東價值形態的競爭最終是“老板之戰”。
2.0時代是精英為企業創造主要價值,此時競爭主體體現在少數精英,是精英領導力的競爭,精英的領導力水平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力,通常競爭形式表現為“做大做強”,因為企業規模越大、產品越多代表精英的領導力越強。通俗的來說精英價值形態的競爭最終是“經理人之戰”。
3.0時代是團隊創新力為企業創造主要價值,此時競爭主體體現在骨干人才(即“團隊長”),是骨干人才創造力的競爭,團隊的創造力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力,通常表現為兩種形式:要么“做精做優”;要么做“平臺”“生態”,無論哪種形式團隊都將成為了企業最活躍的競爭主體。通俗的來說客戶價值形態的競爭最終是“隊長之戰”。
4.0時代是組織人格力為企業創造主要價值,尚未到來。但是完全可以判斷出來,利益相關者價值形態的競爭最終是“個人之戰”。
從競爭模式演變規律可以看到,從工業1.0到工業4.0這個過程中,企業競爭模式將經歷老板之戰、經理人之戰,隊長之戰、個人之戰。“老板之戰”已成過去時,今天新商業時代的到來,企業競爭將由“經理人之戰”要邁向“隊長之戰”,團隊之間的競爭將決定企業未來發展狀態。
新商業時代是團隊的競爭
在傳統企業形態(精英價值形態),團隊并非企業內部最小價值單元,因此團隊的競爭力很難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決定力量,只有在新組織形態(客戶價值形態)中團隊才能成為最小價值單元,這也是為何我反復提示企業轉型必須拆掉部門,消滅職位的根本原因,只有打破部門墻、職位墻,才能形成企業所有需要的各類團隊,把團隊的創造力充分釋放出來,這個觀點已在很多文章體現,同樣未來的人才培養重點也將轉移到骨干人才,也就是“隊長”。
具有競爭力的團隊將具有以下五個核心特征,獨立性、互補性、角色化、創造性以及新城代謝,詳見《高效團隊的五個核心要素》。
然而,在傳統組織形態中,這五項核心要素很難體現出來,主要原因在于傳統管理模式根本不支持,因此團隊的競爭力沒有顯得多么重要,而且對企業發展影響并不大,只有當企業內部部門團隊化、職位角色化以后,團隊的價值才會體現,并且成為市場競爭的主要力量。從那些擺脫“傳統”標簽的企業就能充分證明這一點,團隊已經成為企業內部最活躍的主體,而這些企業的創造力也得以充分釋放。
如何構建型團隊?如何提高團隊競爭力?還是“三引擎模型”(矩陣型結構、項目管理機制、二元管理基礎),這不僅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也是企業轉型必由之路,只有在“三引擎模型”框架下,團隊才能成為企業最小價值單元,隊長(骨干人才)才能脫穎而出,讓團隊創新來為企業創造主要價值。
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 商業人物丨17歲因太窮輟學創業,26歲身家億
用戶,商業創新的起點
創業者該更看重商業模式還是企業戰略?
弘揚企業家精神:重塑商業倫理,創造新商業
未來:重塑商業銀行戰略管理的基本邏輯
現狀:商業銀行幾個主要的戰略方向
反思:商業銀行戰略管理的痛點分析
什么樣的農產品自帶電商屬性
企業戰略規劃:時間框架和規劃周期
商業化:試點、規模化以及廣泛部署
相關熱詞搜索:
楊少杰:新商業時代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團隊的競爭 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