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戰略——99.2%的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秘訣
2017-11-21 15:59 來源:http://www.elinglong.com/ 閱讀: 次
自然界有一種神奇的現象,如果用一些聚光的鏡子把太陽光持續一段時間集中照在易燃物上時,就會因能量高度集聚而點燃這些物品。古人用石頭摩擦的“鉆燧取火”和現代社會發明的太陽能熱水器等等都是通過將能量長期集中于一點而產生巨大“質變”突破的典型事實。聚焦于“最小”的(點)事,然后“持續”的把(一點)事情做到最好,最后就會形成“質變”突破,這就是對聚焦戰略的一種最簡潔的闡釋。
大多數的成功企業都在使用聚焦戰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如,星巴克,麥當勞、肯德雞、蒙牛、分眾、阿里巴巴、GOOGLE、尚德太陽能、萬科等等,都在持久的或快速的取得成功,并且專注于某個領域的企業領先者更容易建立品牌、更容易簡單化經營也更容易獲得消費者和資本市場的青睞。同樣,絕大多數真正能夠成長為夠規模(比如能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都在采用聚焦戰略,在進入世界500強的公司中,只有0.8%(4家)的多元化企業位列榜上。
聚焦戰略對一家公司的成長能帶來巨大價值么?星巴克通過聚焦取得快速成功案例或許是一個啟發。憑著一杯杯咖啡,星巴克贏得了全世界關注其獨特咖啡香味的目標客戶和投資者的青睞。長期以來,星巴克聚焦于對人文特質的堅持:采購全球最好的高原咖啡豆,向消費者提供最佳的咖啡產品,以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蘊。透過對傳統咖啡產品的自我標準化界定,星巴克所倡導的“星巴克出售的不是咖啡,而是人們對咖啡的獨特體驗”的體驗式文化”,成為了星巴克的獨特魅力。
而星巴克持續聚焦于這種咖啡文化,使其從1971年誕生于西雅圖的一間小小的咖啡屋,發展到了如今遍布三大洲的世界著名咖啡連鎖品牌店。從1992年,星巴克上市時市值為3億美元,14年后,市值已接近300億美元。從1992年到2002年,星巴克體系的公司股票狂升了2200%,這一投資回報超過了沃爾瑪、通用電氣、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微軟和 IBM公司的回報總和。聚焦于咖啡體驗式消費的星巴克用自己的成功,印證了“小咖啡,大成功”的戰略法則。
值得為了長遠發展而放棄既有的多元化的成果么?在這方面萬科地產值得實戰人士和戰略家們去借鑒,這家曾經以多元化經營聞名的公司通過逐漸聚焦于地產領域而取得巨大成功的經歷中,很好的闡釋了聚焦戰略的可貴之處。
萬科從1983年起到90年代中期,采用了多點出擊的戰略,先后進入18個行業,創辦了105家企業,當時創造了9.45億的資產,這些成功使萬科的創業者王石贏得了“多元化”經營專家的好名聲,一度成為許多企業學習多元化經營的取經對象。但從90年代中期起到2001年,萬科卻放下了自己擅長的多元化發展戰略,走上了一條專注的聚焦之路,先后對旗下的18個行業進行梳理,最終只保留了兩個最有前途和贏利極好的行業:地產和超市。雖然,涉及的領域在做減法,但萬科的資產卻迅速放大到了60億。一心專注于聚焦戰略的萬科,沒有在誘惑面前就此止步,于2001年中期再次出售了贏利良好前途光明的超市產業,集中心思專注于地產業務,精心打造中國地產界的第一品牌。
聚焦后的萬科實現了中國地產最知名品牌的領先地位,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2004年后,萬科資產突破155.3億;成為中國500強中的地產領袖品牌;中國證券市場中唯一一家上市14年來持續贏利的企業,并在中國對地產業宏觀調控的2005年繼續實現利潤同比50%以上增長;萬科董事長王石在2005年度完成了攀登世界7座高峰和跨越南北2極的“7+2”計劃,成功推出了一本《道路與夢想》的萬科王石自傳的著作,完美的享受著聚焦經營的成功樂趣——這個似乎并不太忙碌的企業家用自己的經歷印證了“小就是大,小就是美”的聚焦戰略的價值,也輕松打破了很多CEO所默認的必須“勞碌死才有企業活”的“魔咒”。
忽略聚焦而陷入困境的例子在國內已經并非鮮見。2006年3月1日,金正DVD走到了瀕臨破產的邊緣。一家在中國碟機行業咤叱風云了7年的企業,一個2003年國內銷售額高達近10億元的企業,由于忽略了戰略聚焦的重要性,盲目的開始了多元化——生產手機、無繩電話、家庭影院、等離子彩電、空調、語言復讀機、CD機等產品,固執的以為DVD市場的所謂成功也可在其他上述領域內簡單的取得成功,這是導致金正戰略失效而最終潰敗的主要因素。
畢竟,DVD的成功是一個新興市場的偶然率先進入的成功,其關鍵成功要素是創新、冒險和較少的現實競爭者,而手機、彩電、空調等領域的多方面的競爭對手都是經驗豐富實力超級雄厚的,創新、冒險、廣告和低價等策略已經很難在該領域勝出,何況,還是在多點出擊呢?同樣,因忽略“聚焦”而盲目擴充導致瀕臨困境或直接倒下的案例,比比皆是不勝枚舉。如巨人集團、**德隆、格林科爾系、大寶等國內曾經叱咤風云的企業都曾因為陷入了多點出擊而帶來過巨大的經營危機。
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高速傳播的時代,也是一個聚焦戰略應用者通過專業化才能持續有所成就的時代。經營企業就如練武術功夫一樣,大多數人把一個門派的功夫練精了,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而只有少數天賦極高人,并需機緣巧合才能夠成為“博采多家之長”的集大乘者。企業是因為企業家與核心團隊在練企業的功夫,是練精一個門派還是要成為“多領域的集大成者”其中難易,是需要企業家認真思量的。
"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這就是聚焦戰略背后的哲學觀。
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 【成功案例】某酒業公司發展戰略轉變項目紀
華為公司的經營戰略和管理哲學
三種不同經營戰略分析,成本領先戰略,差異
清華大學總裁班解讀企業戰略與流程
戰略別太有把握,那樣會有漏洞!
清華大學總裁班智庫:點子≠戰略
互聯網改變了企業的戰略發力點
戰略是方向,定位是取舍!
戰略決定結構:華為的“擰麻花”組織設置
企業為什么要制定戰略
相關熱詞搜索:
“聚焦”戰略——99.2%的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秘訣 相關課程
清友會人力資源總監(CHO)創新實戰高級研修班
建設工程企業項目經理管理人才高級研修班
電子商務與互聯網思維管理高級研修班
工商管理(EMBA)總裁高級研修班
清友會金融后E董事長研修班
清大厚德智慧女性高級研修班
- 上一篇:企業戰略如何與企業文化進行匹配
- 下一篇:CEO要花一半精力去找人和定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