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杰:信息化的未來——生態型企業與智能信息化
2018-07-12 10:09 來源:http://www.elinglong.com/ 閱讀: 次
最近看到了兩篇有關信息化的文章,一篇《基于ERP普遍失敗,再論管理信息化》,一篇《再見了,咨詢》,從題目就能發現,這是從甲(采購方)乙(供應商)兩方的視角思考信息化在中國企業中的實踐現狀,分別得出了相似的結論,即管理信息化在中國企業中效果遠非人們想象,最多做到了“信息化”,和“管理”沒多大關系,其中也分析了各種原因,總之沒有達到預期。
傳統企業運行邏輯與信息化原理相悖
如果甲乙雙方都表達了相同觀點,足以說明一些問題。為何信息化系統在中國企業中幾乎全軍覆滅?
在《進化:組織形態管理》一書中,我曾提到ERP不是給傳統企業準備的,因為傳統企業采取了“分工”與“協作”的管理模式,主要體現在職能型結構、職位管理基礎與產品管理機制,我稱為“三支柱模型”,所有傳統企業都有“三支柱模型”,而這與ERP原理根本不兼容,只有系統化、集成化的管理模式才能與ERP相匹配,因此傳統企業上ERP系統,很多問題始終無法解決,以前什么樣,現在還是什么樣,不是ERP有問題,而是企業有問題,太多的例證說明這一點。
![](/uploads/allimg/180712/1-1PG21023495U.jpg)
企業形態進化規律
傳統企業屬于精英價值形態,這種企業形態的運行邏輯與ERP原理相悖,因此無論如何優化,改造,都無法讓ERP運行暢通,只有向客戶價值形態進化時,用流程管理逐步取代產品管理時,才會改觀。因為客戶價值形態也有特定的管理模式,主要體現在流程型結構、角色管理基礎與流程管理機制,我稱為新“三支柱模型”,而這才是信息化的理想運行環境(詳見《從傳統企業進化到新組織,不可不知的三種管理模式》)。
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但凡信息化系統效果還不錯的企業,已經擺脫了精英價值形態,無一是傳統企業。
信息化的價值遠未發揮
正因為傳統企業形態與信息化不兼容,所以信息化在傳統企業中的覆蓋率僅僅是冰山一角,最為流暢的也僅僅是在產品生產系統,因為這些產品生產流程都已經標準化、模塊化,每個環節都能夠固化下來,因此上ERP后效果最佳,這也許是企業信息化唯一可取之處。然而,一旦產品業務流程稍微進行調整,信息化系統立刻成為最大障礙。
信息化在傳統企業中無法發揮效果,但是在未來的客戶價值形態中卻如魚得水,流程管理將會讓信息化充分發揮價值,同時信息化將覆蓋整個企業運行系統,可以滲透到每個企業角落。從今天的技術發展而言,尤其是AI技術的運用,做到這一點沒有太多問題,有問題的是信息化系統如何才能覆蓋整個企業。這需要掌握企業的運行邏輯,這不是信息化領域能解決的問題,而是組織管理領域的課題,信息化系統只需要把這套運行邏輯用技術手段呈現出來即可。
如何理解企業運行邏輯?無論什么形態的企業,其實都有一套自身的運行邏輯,否則早已分崩離析,四種企業形態,就會存在四種典型的運行邏輯,在這套邏輯下,才能有條不紊的運行。企業信息化只有在這套邏輯下才能被設計出來,如今市場上所有信息化軟件都是對這套邏輯的解析,可惜的是,傳統企業運行邏輯與信息化存在根本的矛盾,因此這些信息化軟件變得零零散散,根本無法集成在一起,最終功能都有限。
然而,在未來新組織中,企業信息化的價值將超出人們的想象。
未來信息化到底什么樣?
理解未來企業信息化到底什么樣,首先需要理解未來企業什么樣?無論什么行業,采取什么樣的商業模式,客戶價值形態就是新商業時代的最佳組織形態,一般會三種表現,鏈型、平臺型、生態型,規模從小到大,生態型企業則是最終階段。
如果把企業看做一部手機的話,信息化就是手機的內置系統。從企業形態進化規律來看,傳統企業如同2G時代的手機,客戶價值形態則是3G時代的智能手機,高度靈活、新陳代謝、自我更新是客戶價值形態的三大特征,在這種企業形態中,企業管理系統也將進入智能化時代,今天的個別生態型企業已經初步具有這種特征。
一旦進化到生態型組織時,組織的規模將會讓人驚嘆,即便是今天的大型集團企業也僅僅是其生態中的一個物種而已,未來的一個生態型企業就是一個生態產業,其構建的生態圈就是產業圈,甚至還會出現超大型生態企業,能夠容乃多個產業圈。也許有人會質疑這一點,而這幾年我已接觸到的幾個行業正在整合,都在朝著生態型企業方向轉變,一旦成形必然會誕生巨型企業。
這種超大型生態企業要想運行順暢,只有依靠信息化系統,而此時必須進化成為智能信息化系統,其觸角能夠覆蓋企業每個角落,激發每個物種的生命活力,否則這種龐然大物根本無法體現出高度靈活的特點。這時企業運行的邏輯將顯得至關重要,這套邏輯到底是什么?如同ISO系統,或者是安卓系統,誰掌握這套運行邏輯,誰就能駕馭龐然大物。沒有這套邏輯,就無法實現智能信息化。今天市場上的信息化軟件都將成為這套系統中的功能組件,即插即用,讓企業運行變得更加高效、流暢。同時智能化的信息系統還能伴隨生態型企業發展不斷升級,而且功能將會越來越完善。也只有在這種智能信息化系統中,管理者的領導力才能發揮到極致。今天軟件公司問題都集中在這里,由于缺乏這套基本邏輯,即便技術手段如何先進,產品如何豐富,都難以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
這就是未來企業形態與信息化,如今已經有專家、學者開始探索管理邏輯如何數字化,相信不遠的將來,智能信息化系統將面世,屆時將會徹底改變信息化產業的發展格局,如同當年蘋果手機的問世對行業的影響。
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 楊少杰:拆掉部門、消滅職位,激發員工創造
楊少杰:角色管理對企業轉型有多重要?
楊少杰:關于現代組織激勵模型的研究
楊少杰:關于生態型商業模式的研究與構建方
楊少杰:新商業時代高效團隊五個核心要素
楊少杰:構建“自管理”體系,走出轉型困境
一個公司有什么樣的愿景,就意味著它會有什
八條建議助你成為一名出色的未來領導者
楊少杰:平臺型企業多層次股權激勵系統設計
貝佐斯:為什么沒有人問,未來10年,什么不
相關熱詞搜索:
楊少杰:信息化的未來——生態型企業與智能信息化 相關課程
- 上一篇:某環境管理集團公司發展戰略與規劃項目紀實
- 下一篇:成功者與不成功者都有哪些明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