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世家:祖孫三代16人師出清華 - 清華大學消息網
2014-05-24 23:01 來源:http://www.elinglong.com/ 閱讀: 次金國芬是清華最早從事利用科學的一批教授。1978年,已經46歲的她,居然將研討領域瞄準了從沒動過的計算機,別人都感到她胡思亂想,而金國芬卻看到了一個機會。當時正值改造開放,作為窗口的海內賓館,當時還都是手工管理,不僅需要排隊訂房,而且每次打電話、吃飯都要離開收費,這讓習慣了“一次付費結帳”的本國客人很不適應。而入口一套國外酒店管理系統,須要破費80萬美元。
進入清華后,陳允康一次到本人中學的老校長,又是清華傳授的鄭之蕃先生家中訪問,碰到了金國芬,后經鄭先生撮合,兩人相知相戀,由此陳家和金家兩個與清華頗有淵源的家庭接成了親家。
“我們則是貢獻的一代,繼往開來的一代”陳允康指指自己和老伴。重事業,重群體,不計較個人得失,遵從組織調配,盡力工作,建設國度。
陳允康今年已77歲,金國芬已年近八旬,回望祖孫三代的清華腳印,固然師出同門,但越有各自不同的時代烙印。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就要少些行政干涉;多些學術氣氛;少些論文指標;多些學術誠信,學校更要尊敬學生的興致和專長,抵抗市場、金錢的引誘,踏實做知識。”作為這個清華世家現任家長,陳允康訴說著自己對母校新百年的等待。
三代清華人的時期烙印
金國芬的父親金濤,1909年以全國第三名的成就考取了第一批庚款留美生,與后來的清華校長梅貽琦等同船留美,成為百年清華的第一批學生。金濤先生入讀美國康乃爾大學攻讀土木工程。學成回國后,成為詹天助之后中國新一代鐵路工程建設者,曾擔負北寧鐵路、平綏鐵路的工務處長,相稱于當初的總工程師。
1951年,當陳允康得悉自己和孿生弟弟陳允濟一起考上清華大學后,一進家門,就沖著父親來了一句,“Hello,老同學!”與此同時,金家也正在慶賀小女兒金國芬考取清華。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陳允康小學畢業時,父親將這句話提寫在他的小學畢業留念冊上,這句清華校訓,儼然已成為這個家族的家訓。
“發奮圖強,厚德載物”成家訓
愛國,敬業,正派,誠信,父輩身上所體現的品德讓陳允康緩緩懂得了父親提寫的清華校訓,從小就對清華心憧憬之。
清華園西北方向,四季青橋外一個安靜的小區中,住著一對已聯袂走過半個世紀的清華伉儷——陳允康和金國芬。他們的家族見證了百年清華的滄桑砥礪,祖孫三代,先后有16位師出清華,繼而又有6人從教清華,堪稱清華世家。
自主研發酒店盤算機管理體系的義務就落到了金國芬的頭上,她為了熟習酒店治理流程,慷慨地站起柜臺,清華教授站柜臺也成了當時一景,“舊社會酒店服務員被視為下九流。”金國芬說。經由考察,金國芬靈敏地看到這一范疇的發展趨勢,武斷地舍棄了國外酒店常用的高本錢小型機,率先將微機局域網引入酒店管理,自主開發出了管理軟件。
陳允康的父親陳裕祺,1916年南開中學畢業,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學堂高級部。畢業后又先后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杜克大學深造,回國后擔任民國政府河北省銀行副行長,上海大陸銀行副經理。
陳允康和金國芬的兩個兒子陳健和陳偉后來也考入清華,二兒媳也是清華畢業。
“現在的孩子又不一樣了,思惟更活潑,然而卻太過嬌慣,缺少傳統道德教育,并應當多一些挫折教育,讓他們理解磨難。”陳允康說。
后來,陳允康的兩個妹妹陳允文、陳允惠又接踵考入清華,陳允濟的妻子和陳允惠的丈夫也是清華學生。金國芬的兩個哥哥金國藩、金國梁也是清華學子,如今已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金國藩的妻子和兒子也同是清華學子。
“父輩上學時,恰是舊學轉向新學的學科轉型。”陳允康說。在他看來,父輩那一代,學貫中西,心憂天下,有他們的為人準則,他們出國留學,為的就是學成報效,迷信救國,教育救國,事業救國“所以他們那批人留美,大都回來了。”陳允康說。
他們繼續了父輩的執著與潛心向學。1980年陳允康成為早期公派留美拜訪學者,在美國伯克利大學訪學。而在陳允康從教的多少十年中,教過的學生已超過3000人。“孔夫子也就弟子三千。”陳教學戲言,這是他最大的精力財產。“我學識沒他做的好。”金國芬笑言。
劉 昊
編纂:襄 樺
二老兩個清華畢業的兒子現在都已在美國安家生子,陳允康說:“他們的思維更開放,清華大學電子商務,更多元。”
不僅如斯,這個家族還先后有六人在清華任教。
清華世家:祖孫三代16人師出清華在陳允康的眼中,父親正直誠信,任銀行行長時,曾因民國政府在貯備金不足的情形下大批印發鈔票而辭職,后又看不慣官家腐朽,未接收被推舉到美國世界銀行的職位。“岳父更是鐵骨錚錚的漢子。”陳允康說,抗日戰斗時代,金濤謝絕為日自己工作,還曾為地下黨供給保護。文革受沖擊時,也忍無可忍,毫不說謊話。
因年紀已高,住所又距學校很遠,母校百年,二老可能不會重游校園,但老兩口早早就把印有清華風景的茶具擺了出來,陳教授還特地揮毫賦詩,“歷經滄桑逢盛世;喜迎清華百周年;科教育人千秋業;笑看桃李續新篇。”以慶祝母校誕辰。
“父輩的國學底子很厚,很器重中國傳統品格,對子女的教導尤為看重。”陳允康說。“但父輩從不干預咱們學什么。”金國芬說。陳允康跟金國芬都不子承父業,他們報考清華時,新中國百廢待興,他們同時抉擇了工科,成為清華電機系的同班同窗,后又都留校任教。
一門16個清華生
相關的主題文章:- 國內外三百余名中學校長共賀清華百年生日 - 清華大學消息網
- 沈陽校友會慶賀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 - 清華大學消息網
- 江西校友歡慶母校建校100周年 - 清華大學消息網
- 江蘇暨南京校友慶賀母校建校100周年 - 清華大學消息網
- 水木清華老齡字畫展為百年校慶增光添彩 - 清華大學消息網
- 樹立績效治理系統應處置好的多少個關聯
- 樹立經營者鼓勵機制的現狀、難點與對策
- 大國企方向:平衡持股
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 印尼總統蘇西洛獲清華大學聲譽博士學位
清華EMBA十周年論壇召開
清華研討生可申請取得“三助”崗位免膏火 -
顧秉林在慶賀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
相關熱詞搜索:
清華大學電子商
清華世家:祖孫三代16人師出清華 - 清華大學消息網 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