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人研修班學員清華大學辦展覽
2016-06-07 13:52 來源:http://www.elinglong.com/ 閱讀: 次
非遺傳承人入選研修計劃
5月18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舉行了“非遺進清華”主題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20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以“筆墨紙硯”為主題,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展廳現場展示了傳統手工技藝制作文房四寶的別樣魅力。
參加此次活動的非遺傳承人來自全國各地、不同民族,是“筆墨紙硯”制作技藝傳承人中的佼佼者。他們中有人制作徽墨、洮硯、端硯、歙硯;有人制作宣筆、湖筆、揚州毛筆;有人制作宣紙、和田桑皮紙、榮昌夏布等。這些非遺傳承人現場演示制作技藝,活動現場變成了書香四溢的書房和工藝美術課堂。
數十名清華大學師生和書畫愛好者參觀了展覽。觀展者與非遺繼承人在現場面對面交流,探討文房四寶的歷史與傳承,并就傳統技藝的商業開發進行了交流。
本社記者在現場見到了重慶“榮昌夏布”的傳承人馬琳沁,今年30歲的她向記者表示,自己有信心將這一傳統手工藝傳承下去。她說,此次研修班對提升自己的文化歷史底蘊、美術鑒賞能力等方面有所幫助。馬琳沁說相比父輩,她所處的國內外市場環境更加成熟。她現在考慮的問題是在保留傳統的同時進行產品研發,迎合國內外市場的不同需求。
記者還在現場見到了新疆和田桑皮紙第十一代傳承人圖爾蓀巴柯爾·托合提瓦柯。他說,將把握好這次難得的機會與其他的傳承人及老師多交流。
促進非遺產業可持續發展
此次展演活動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清華美院研修班的內容之一。“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由文化部、教育部主辦,由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等57所院校承辦。為與國家“十三五”規劃相呼應,培訓計劃于2015年首次啟動,歷時五年時間。
清華美院藝術史論系主任、清華非遺研修計劃項目負責人陳岸瑛教授向本社記者介紹,清華美院研修班首期在去年10月啟動,每年辦4期,此次“筆墨紙硯”主題研修班是今年第三期。陳岸瑛表示,新中國成立以來,工藝美術行業的傳承人一直有進高校進修的傳統,清華美院工藝美術大師班一直都在辦,其中走出了不少大師級的人物,但像“研修計劃”這樣大規模傳統技藝研修課程是第一次實施。
在研修班師資配備上,陳教授表示,清華美院在工藝美術史研究、傳統工藝以及與傳統工藝相關的繪畫、雕塑等方面造詣比較深,師資力量龐大,并且老師是在對傳統工藝進行了解并親赴民族地區考察之后授課。除去課堂授課,老師還會通過講座、論壇的方式與傳承人群進行深入交流。在研修班學員的選擇上,學院選擇的是非遺傳承人中的佼佼者。除在全國各地區選擇學員集中赴京參加研修班外,文化部也鼓勵清華大學做某一專題培訓班或是某一個地區研修班,為地區培養多項非遺傳承人,以促進當地的發展。
陳岸瑛介紹,研修班開設了如中國古代傳統工藝史等專業課程,目的是希望非遺傳承人在研修過程中提升文化歷史素養,開闊眼界。陳岸瑛舉例說,以筆墨紙硯班為例,筆墨紙硯制作工藝非常成熟,授課老師很難再講什么可以幫助傳承人提升產品的知識,老師只能從他們現在發展需要什么知識入手。比如,這些企業需要有一個對外的形象建構,需要講一個有意思的歷史故事,我們正好可以從研究中國古代書畫、工藝的角度幫助他們。
陳岸瑛說,我們想通過研修班探討一個問題,就是在目前傳統工藝整體格局下,當代藝術、當代設計怎么發展。在授課過程中,來自各地的傳承人對不同的傳統工藝進行交流,與美院的老師同學進行深度交流,其實就是通過這些傳承人群,促進當代藝術和設計的融合與發展。
另一方面,研修班一個更為重要的作用是希望給這些傳承人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陳岸瑛說,這些傳承人中有不少已經開辦了企業,我們希望保護好他們的核心技藝和資源,充分挖掘他們的發展潛力,讓他們意識到不能急功近利。工業美術從古至今都是社會生產的一部分,發展成商業后,有一種是對資源形成破壞而起來的商業,有一種是保存原來核心資源、持續發展的商業,我們愿意保留后一種。
在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陳岸瑛借“非遺進清華”主題活動表示,非遺保護可以說迎來了春天,目前從文化、經濟等各方面的需求來看,非物質文化遺產處于復興的過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古代文化的基礎,相信也會成為現代文化的基礎。
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 重汽第三期清華大學“新能源﹒智能化”高級
河北省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員高級研修班在清華
第三期清華大學—安順市企業家成長工程研修
清華大學舉辦江蘇省中小企業產業發展(食品
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西部醫院管理研修
“齊魯情,清華夢”基層全科醫師清華高級研
軍事職業教育在線課程建設骨干研修班在清華
百人會·清華大學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層研修班
清華大學新華三高層管理人員研修班隆重舉辦
清華大學沙市區企業經營人才研修班課程成功
相關熱詞搜索:
非遺傳承人研修班學員清華大學辦展覽 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