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世界一流物理學家云聚清華談基礎物理學未來發展
2014-04-07 23:12 來源:http://www.elinglong.com/ 閱讀: 次清華新聞網2月25日電 (記者 李 含)2月23日晚,“和世界一流物理學家對話: 希格斯粒子發現之后,基礎物理學向何處發展”活動在清華大學主樓后廳舉行。八位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做客對話會,共同探討希格斯粒子發現對基礎物理學的影響、基礎物理學發展方向以及中國可能發揮的作用。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出席活動并致辭。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主任、菲爾茲獎獲得者丘成桐教授主持對話會。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戴維·格羅斯(David Gross),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杰拉德·特霍夫特(Gerard ‘t Hooft),菲爾茲獎和基礎物理學獎獲得者愛德華·威滕(Edward Witten),基礎物理學獎獲得者尼瑪·阿卡尼-哈米德(Nima Arkani-Hamed),基礎物理學獎獲得者約瑟夫·尹坎德拉(Joseph Incandela),狄拉克獎和櫻井獎獲得者魯加諾·瑪亞尼(Luciano Maiani),日本東京大學卡弗里數物連攜宇宙研究機構主任村山齊(Hitoshi Murayama),潘諾夫斯基實驗粒子物理學獎獲得者、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等八位世界一流物理學家作為嘉賓參加論壇。當晚的后廳座無虛席,很多兄弟院校師生也專程來到清華,聆聽物理學頂尖學者對于未來物理學發展的分析與展望。
圖為陳吉寧致辭。
陳吉寧代表清華對與會嘉賓表示歡迎,對他們長期以來對國際高能物理合作與研究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陳吉寧表示,大學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發現未知,創造新的知識。此次活動的舉辦,將激發青年學生學習基礎物理的興趣,啟發他們的學習研究之路,而這些學子中的某些人,將來很可能也成為杰出的科學家,用他們的發現和研究成果,推動世界科學研究發展。
希格斯粒子被發現后,基礎物理學向何處發展?這是國際高能物理界最熱點的問題。
圖為丘成桐主持論壇。
丘成桐表示,此次論壇討論的基礎物理學未來方向問題,旨在在未來建立一流的科學。他說,目前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建造下一代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并轉化為質子對撞機。很高興看到這么多同學參加面對面討論活動,這些同學將是未來科學重要研究的參與者。
圖為八位物理學家做客對話活動。
隨后,八位物理學家依次發表了簡短的演講。幾位科學家肯定了希格斯粒子發現的意義,他們認為,下一代粒子加速器將會為人們認識世界帶來重要突破,未來中國將在基礎科學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
圖為物理學家演講。
尼瑪·阿卡尼-哈米德回顧了物理學的進化,他指出,希格斯粒子的發現是物理學史上空前的成就,也預示了新時代的開始。科學家在未來必須探索更微觀的世界,建造更高能的加速器進行對撞實驗具有重要意義。
王貽芳介紹了中國開展高能物理實驗的研究情況。他表示,希格斯粒子發現后,中國有了一個機會,即利用成熟的環形加速器技術建造希格斯粒子工廠,來研究世界上最先進的研究課題。而世界上最先進的科研項目同時能吸引更多杰出青年學者和世界頂級科學家來工作。
圖為論壇現場。
戴維·格羅斯表示,量子化也是困擾物理學家的一大難題。物理學提出了很多理論設想,而實驗是進一步驗證和完善理論,推動人們認識世界的最簡單直接途徑。中國籌劃進行的加速器實驗將會和中國的萬里長城一樣引人矚目。
杰拉德·特霍夫特強調了標準模型對物理世界的重要性。他指出,希格斯粒子的發現進一步驗證了標準模型的準確性,但它并非完美。下一代高能物理對撞機的建設,將會給人們的認識帶來一次革命。
愛德華·威滕認為,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是物理學研究中的偉大革命,但仍有許多問題亟需解答,如宇宙的起源,粒子質量的起源。他表示,在目前對撞機的能量上,再提高一個數量級,將會在揭示自然界的奧秘上推前一大步。現在也正是中國成為這一領域領袖的最好時機。
魯加諾·瑪亞尼、約瑟夫·尹坎德拉、村山齊也在演講中分析了開展對撞機實驗的重要意義。
演講結束后,幾位嘉賓與現場師生互動,就物理學實驗、高能物理等問題回答了同學們的提問。
本次活動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以及中國科學院大學主辦。清華電視臺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對活動進行了實時網絡直播。
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 昌建MOCO新世界大講堂正式簽約清華大學總裁
相關熱詞搜索:
多位世界一流物理學家云聚清華談基礎物理學未來發展 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