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白明:心手“物語” -編號:VN216BP
2015-02-02 09:55 來源:http://www.elinglong.com/ 閱讀: 次編纂:范麗
心手“物語”
無論是陶瓷,還是水墨,還是抽象繪畫,在歷史的宏闊背景下都各自被拘役著,良多藝術家都屈服于這些桎梏,真正的高手卻能戴著腳鐐舞蹈。這些高手充足地和材料對話,從它們的靈魂中吸取暖和,以無尚的“法”造詣了“術”之間的轉化。白明恰是這樣,他很好地將傳統屬性融于現代形式,將情感凝在筆間,于是筆下隱隱的山脈流水、茶漬墨暈就成了霎時間的綻開,成了充滿美感的思考。他的現代茶墨、古代陶瓷,之所以能代表東方,興許正是因為他在自由背地的這份情感敬畏,在形式之上的所思所想。
白明的作品,是須要居心來看的。
白明,男,江西余干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學,陶瓷系主任、學院美術館副館長。中國當代有名陶家、畫家、結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協IAC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油畫學會會員,《中國陶藝網》藝術總監,《中國陶藝家》雜志常務副主編。
于是恍然大悟,不論是藝術家還是教師,無論是游走在世間仍是凝神于空渺,白明都還是那個白明,只不外他的身份太多,他的藝術摸索太多樣,于是人們就誤以為他匆匆遠去了。但實際上,他始終就是那個手拿書卷,任茶香滿室的人。
(清華消息網1月17日電)
其實,白明所強調的技術已不止是技術,而是用手、用時光、專心去感想材料,去領會材料,去將自己用材料表示出來。所以他又說,“高度的技術化是很有陷阱的,技術只是一個門路。”這恰好是白明之所以為白明的起因,也是白明最想教給學生的東西。心手的合一才是終極的目的,如斯,陶瓷能力被蒙上了一層極致的悠揚,可能隱喻地表達驚鴻一瞥下的頓悟。于是,它才得以成為敘述,成為文字,成就造物者也成就觀者。
因“1895中國當代工藝美術系列大展——陶瓷展”的勝利舉辦而得機遇采訪白明。沒見白明之前,先看到的是他的作品!断x洞》系列為先,然后是白氏杯,再然后是《管錐篇》類的現代陶瓷,最后是綜合材料。于是便想到,這是個能駕馭得了各種材料的藝術家。
從實踐上看來,技術銜接的是人和物,人是發明者,物是感知對象,別人通過物來懂得靈思,造物者通過物來實現自我關照,人是物的靈魂。然而在實際進程中,技術的對專一度的要求往往會惹人深陷,從而疏忽自我的感觸和表白。藝術家的不同之處偏偏在于精力的自在,在于奇妙地應用資料來抒發思維。
見到白明,他嫻熟地為咱們煮茶,泡飲,手中的瓷杯是他的杰作,杯中的茶和水亦附有他的標簽,于是我想,這是個心中有自在的人。而后開端交談。他的健談讓人欽佩?催^他的文章,充滿藝術家的心路過程,也有著對人生、對天地、對藝術的思考,文辭精美,幾乎推翻了我對藝術家一貫的意識。
不管是陶瓷,還是水墨和油畫,白明都有所波及。用“移步換景”來形容白明能夠說非常貼切,清華大學內訓,無論是古典式的文雅,還是現代性的探索,他都玩轉得極好。白明的陶瓷里有溫潤,有玄趣,有形式,有新意;水墨里有有墨韻、有茶韻,有線和面的完善融合;油畫里有移情,有轉換,還有頓悟。貫衣著不同材料語言的是白明式的隱喻,他以獨特的敘述方式,通過不同的材料,創造出了自己的一隅天地。
《管錐篇•隱語001》 2011年《管錐篇•隱語004》 2011年
——記清華麗術學院陶瓷系副傳授白明
停止采訪后,我的頭腦里就有這么一個問題轉來轉去:一個人怎么能有這么多面?
引子
《陽光秋山》 2011年
拋卻那些光環,白明只是一個簡略的藝術敘事者,他在不同的材料間完成自我超出。在茶香中安閑自由,在書海徜徉,在藝術中思考。
對于白明而言,陶瓷的溫潤、優雅、多變和不可預知對他的性格養成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的藝術、他的情緒、他的人文主義,好像都源自于陶瓷本身的溫潤和質感。把材料當成生命體來看,才會清楚材料本身的喜怒哀樂。白明的傳統器型陶瓷,用料是極簡單的,悄悄地放在那里,就恍如是陶瓷自身。青花、釉里紅、氧化鐵,極單純又極龐雜,就似乎白明水墨中的“高等灰”,布滿著巧妙的韻律與形式的轉換,因此灰也不再是灰,而是充斥著各種變幻與隱喻,水墨便真的浮現出了各式玄想,也回歸到了語言本身最原始的狀況,清潔至極。他的傳統陶瓷也是一樣,以簡單的線佐以小小的塊面,畫面單純概括卻又意境深蘊,與傳統情勢不同,卻韻味一致。這樣一來,這些陶瓷便似乎古老的音符,傳遞著來自從前的聲音,這便是白明為陶瓷所塑造出的歷史和性情。觀者往往會沉迷在這些陶瓷所營造的“場”中,它們便成了白明式的發聲。
白明愛好陶瓷,也愛茶、愛音樂、愛微思、愛不同凡響,他隱喻是喃喃自語式的,他是踽踽獨行的追索者,在天地的大背景下體悟藝術,他的探索形式是禪的,生命立場是老莊的,生涯方法是傳統文人的,他在西方發出東方的聲音,在東方卻又代表了極具當代性的藝術狀態。他完成了不堪設想的轉換,是因為他不為物所役的自由靈魂。
看待白明,需要拉近間隔。
作為陶瓷藝術系系主任的白明,褪去了身為藝術家時的理性,更為感性,更加求實。他帶過19屆畢業班,對教育的思考也連續了這許多年。
毫無疑難,作為藝術家的白明,是睿智而靈通的。
這就是白明了,專注于藝術的實踐,躬身于教學的第一線。
在白明嘗試的諸多材料中,陶瓷是最有代表性的。羅一平將白明的陶瓷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的容器類,另一種是存在前衛觀點的抽象造型和形象機理語言的陶瓷。陶瓷這個材料,在白明那里是有性命的:“陶瓷是純粹化了的土壤,純潔化后,還要通過分來淬煉,就像人一樣。”
除卻那些金光閃閃的頭銜,老師是白明最實在的身份。
《線釋水》 2012年
《文明蟲洞·茶墨 山影》 2013年
藝術家·白明
結語
在豐沛的感情降臨之前,對于手的駕馭才是所有。在手工的范圍內,“上手”實在就是指技術的嫻熟。技術在這個范疇里一直是不變的話題,技術成績了材料,材料也對技術有著相應的要求。在教導中,白明強調技術,由于技術性是陶瓷的固有屬性,是展示陶瓷美的道路,也是堅持陶瓷奇特性的主要方面。在他的眼里,技術對于陶瓷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學生需要著手去做,去燒,只有通過實踐才干解決藝術過程的問題。”他主張打好基本,將陶瓷當成生命的天職來對待。“本科時代重要實現對陶土的理解,真正的日用陶瓷設計交給研討生。”
教師·白明
可是白明之所認為白明,毫不是僅因為他的陶瓷。
2001年受美國費城國際陶藝中央及多少所大學的邀請,在美國進行動期半年的工作、講學和展覽。2002年受邀赴瑞士講學并參展。2005年和2009年再次受邀赴美講學。2009年受邀赴法國工作講學并舉辦個展。2010年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協會和巴黎中國文化中央及普瓦第?鬃訉W院邀請,在巴黎舉辦了 “瓷語東方白明陶藝作品展”,該展成為2010年巴黎市政府“本國文化周”獨一代表中國的展覽名目。2013年于廣東美術館舉辦“靜·夜·思——白明物語”個展;同年9月,由法國巔峰建造巨匠嵐明謀劃,于盧瓦河谷吉貝城堡舉辦“文化的對話”白明作品展,該展覽為吉貝城堡第一次舉辦的藝術家個展。10月,于巴黎中國文化核心舉行白明“茶墨”水墨作品展。已出版個人作品集9種;著述9種22卷。
拋卻那些光環,白明只是一位單純的教師,他對待學生當真負責,看待教學盡心努力。
這便聯想到了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在各種材料間神游。這些材料被賦予了白明式的思考,也足以代表白明的每一面,從材料來談白明仿佛比玄之又玄的理論更落地,也更清晰。
又突然就想到了那句:你是誰?
于是他對教師的請求也不僅在于技巧:“老師要教養生懂得造型,要引導學生去尋找他的氣質,尋找學生本人的貨色。”白明把先生定義為引誘者跟開啟者,領導的是思考,開啟的是智慧。接洽到他的藝術主意,這便很輕易理解了。
從實質上來說,陶瓷是手工藝,是心靈之于外在最細膩的出現,它最需要的莫過于這一雙手。
學生記者 龔元
相關的主題文章:- 黃金增值稅宜持續免征-編號:WT6718V
- 資源稅收軌制論-編號:YQ031dw
- 談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的稅收政策調劑-編號:SR676jX
- 論稅收自在裁量權軌制把持系統的完美-編號:ZS995se
- 論鼓勵自主翻新的稅收政策-編號:OU630vQ
- 西遷打算與應答中小企業窘境的財稅政策-編號:TU777Bk
- 稅收政策對于科技翻新企業的問題跟倡議-編號:TD905GP
- 稅收政策與下降工業退出壁壘的研討-編號:YZ3424x
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 【人物】張堯學:在翻新利民的途徑上勇往直
相關熱詞搜索:
清華大學內訓
【人物】白明:心手“物語” -編號:VN216BP 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