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吳建平:新一代互聯網速度更快容量更大 /編號:HD49910
2014-12-08 05:53 來源:http://www.elinglong.com/ 閱讀: 次新一代互聯網:速度更快容量更大
記者:國內IPv6網絡的發展水平如何?
吳建平:“新一代”和“下一代”實在是一樣的,只是不同的說法。比方我們在“973”名目里,采用“新一代”的說法,在有些國家級科研項目中,則應用了“下一代”,也有人用“將來互聯網”的說法。這三個詞我以為都是一個意思,假如同一起來會更加明確。
在亞太地區,目前已涌現IP地址的交易。據猜測,2010年全世界的所有約45億個IP地址將被耗盡。而任何計算機或者設備接入互聯網的條件是必需要有一個IP地址,顯然,互聯網的強大因此陷入了艱巨的瓶頸期。這也正是身為“973”計劃新一代互聯網體系結構項目首席科學家的吳建平正在想措施解決的問題。
記者:我們什么時候能用上新一代互聯網?用新一代互聯網需要調換現在的電腦嗎?
就新一代互聯網,我個人認為,學界和產業界應該從策略高度去進步意識,提高緊急性。互聯網已經成為從傳統產業升級為現代工業的引擎,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對中國互聯網發展是一個機遇,對國家的發展也是一個主要機會。(余建斌)
當然也有一些現在可以預感到,比如未來的網絡視頻都將很輕易實現高清,個別不再會有延時與跳幀,畫面不會“卡住”。再比如,每一個電子裝備都可以有本人的IP地址,實現物物相連,從而將信息世界和事實世界銜接在一起。數字化、互聯化的生涯將會真正普及。
咱們目前正在解決的中心技巧之一,就是在用戶人不知鬼不覺中實現兩代網的切換過渡。
寰球互聯網進級擴容,讓地球上每一顆沙子都領有一個IP地址
更方便,是說未來互聯網將是隨同挪動終端大行其道的無線互聯網時期,可隨時隨地上網,上網本錢將比3G廉價幾十倍以上。
吳建平:這實際上也是經由多年的研討后逐步構成的一個共鳴。我們在總結互聯網為什么可能勝利時,認為互聯網有幾個基礎的“DNA”,也就是它的多少個特點。以現在互聯網的“IP”技術路線為例,它在技術上的容納性,在用戶和利用上的開放性,都是互聯網在“進化”進程中應當繼承的。IPv6協議就很好地繼續了這些“DNA”。因而,我們認為,采用IPv6協議發展新一代互聯網是一條適合的途徑。但這并不是說有了IPv6協議所有問題就迎刃而解。IPv6協議是新一代互聯網的因素之一,也是必須的一個平臺,但還須要在此基本上開發更多的貨色,并通過戰勝一些核心技術困難,循序漸進地過渡到新一代互聯網。
在IPv6網建設上,我們起步比擬早,還比較有優勢。但目前亟需制定國家計劃與時間表,以加快新一代互聯網在中國的建設。否則就會落伍其余國家,在以新一代互聯網為平臺的偉大的應用開發方面失去先機。
地址協議是互聯網信息傳輸的標準和尺度,是互聯網賴以存在的基礎,也是我們數字化生活的基礎,F在的互聯網是建破在IPv4協議基礎上的,這個協議所“發生”的IP地址約有45億個,由國際組織分配,如美國3億人口,擁有15億IP地址,日本有1.7億IP地址,韓國則有8000萬IP地址。但隨著現有IP地址根本耗盡,基本上已經沒有地址可分配了,世界互聯網發展將受嚴峻限度。
吳建平:實際上,我們現在已經有部門人用新一代互聯網了,比如清華大學等高校里就有IPv6網。但需要闡明的是,互聯網有實驗物理學特征,不是某一天搞一個切換就變成新一代互聯網了,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一直成熟、不斷發展的過程。新一代互聯網究竟與現在互聯網不同,對相關設備、軟件確實都需要改變。
記者:有專家把新一代互聯網稱做“下一代互聯網”或者“未來互聯網”。這僅僅是稱呼上的不同,仍是技術方向上有差別?
記者:國際上對新一代互聯網有什么打算?
兩代互聯網將在不知不覺中過渡,國內目前尚無明白時光表
清華大學教學吳建平在學校食堂吃飯時,聽到鄰桌的人在談論:常常要到清華來上“IPv6網”,由于“速度切實太快”。吳建平聽了很開心,清華的這個“IPv6網”恰是他領頭建成的第二代中國教導與科研盤算機網絡,清華大學是這個網絡的國家核心,這張網也始終被習慣地稱作“下一代互聯網”。
采用“IPv6地址協議”,IP地址數量將從2的32次方增長到2的128次方。有人詩意地形容新一代互聯網IP地址的數量之多:如果地球表面鋪上一層沙子,那么每一顆沙子都可以擁有一個IP地址。
我國事IP地址重大匱乏的國家,據威望統計,截至去年底調配到的地址只能讓每個上網的人均勻只有0.6個IP地址,低于美國的人均5個,日本的人均1個。跟著互聯網發展跟網民數量的擴展,人均IP地址數將逐年降落。目前我國互聯網遍及程度約是28.9%,發達國度高達70%左右。今后海內互聯網用戶數目還將翻番,IP地址匱乏的景象將進一步加劇。
新的互聯網可無限擴展,比現在互聯網快100到1000倍
新一代互聯網需要繼承互聯網的優良“DNA”
記者:新一代互聯網是怎么解決IP地址枯竭問題的?
所以我們時常說,IPv6網是新一代互聯網,但新一代互聯網并不僅僅就是IPv6網。IPv6網絡現在還有很多技術問題沒有解決,包含很多過渡期和運營的技術問題。
記者:新一代互聯網的詳細含意是什么?
吳建平:良多國家都有相干的一個國家規劃或時間表。美國政府制訂了其向IPv6過渡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明確2012年經營商將能供給支撐純IPv6的服務;歐盟2008年提出在2010年首先實現25%用戶轉移到IPv6網絡上;澳大利亞政府信息治理辦公室2009年宣布方案,將其向IPv6過渡的截止期限由2015年調劑為2012年。
日本、韓國均制定了其IPv6舉動計劃,目前基本已實現現有應用對IPv6協議的支持。其國內制作和使用的電腦,是支持拜訪IPv6網站的。
記者:你是否給我們描寫一下,接入新一代互聯網后會是一番什么樣的情景嗎?
吳建平:新一代互聯網是一個沒有統必定義的概念,但它確定是一個與現在互聯網不同的網絡。核心概念是:既能堅持現有互聯網上風,又能解決互聯網面臨的挑戰與問題的新一代互聯網。
更快是將比現在互聯網快100到1000倍。古代的寬帶概念更多是一種接入概念上的寬帶,不是真正的寬帶。新一代互聯網強調端到真個高機能,未來兩個點之間寬帶至少將到達100M以上,而一個高清電視所需要帶寬是30M,F在的網上直播看似實時傳輸,實際上要通過好多道接口,而且還存在對傳輸信道資源的競爭,不是真正的實時。未來這方面將大為改良。
起源:國民日報 2010 *** 07 *** 05
可以肯定的是,新一代互聯網不是現有互聯網的修修補補,兩者之間應該是個升級換代的關聯。
更安全,清華大學培訓班聯系方式,則是指從互聯網體制著手解決根天性的安全問題,而不是表層的修補。新一代互聯網從體系設計上將更加安全,比如不僅要管一個數據包到哪里去,還要解決從哪里來的問題,對網絡平安的應答與處置將更加自動和基本,F在的互聯網傳輸數據過程中,發送數據方的身份是可以混充的,導致沒有人對傳輸的數據負責。好比一個網站被襲擊,攻打發動地并不一定是這個數據所顯示的發送源頭地址,這是互聯網目前很大的缺點。
吳建平:新一代互聯網與這一代互聯網的差別,大略有這么幾點:更大、更快、更便利、更保險??
吳建平:大多數國家和迷信家已達成共識,新一代互聯網將繼續采用IP地址協議,但采用的是“IPv6”版本的地址協議。這也是IPv6網簡直成為新一代互聯網代名詞的起因。
目前,亞太地域已呈現IP地址的交易。截至目前,全世界IP地址僅剩6%,且有一小局部無奈完整分配,全世界約45億個IP地址今年瀕臨枯竭。采用新一代互聯網,IP地址數量將從2的32次方增添到2的128次方,其數量之多能夠這么形容:如果地球名義鋪上一層沙子,那么每一顆沙子都可以占有一個IP地址。
吳建平:技術方向上重要有三種不同觀點:一個繼承走當初的IPv4協定老路,通過地址轉換解決地址不足需要;二是持續采取現在互聯網的地址協議,然而應用新的IPv6版本解決互聯網面臨的挑釁;另外一種是徹底顛覆現有互聯網系統,從新樹立新的互聯網。
記者:為何會提出建設新一代互聯網?
記者:那為什么抉擇“IPv6”這個版本的互聯網地址協議作為新一代互聯網的基石?
我們認為,第一個路線依然無法解決IP地址枯竭的問題,第三個路線是走極其,這方面很多年來一直沒有一個整體性的計劃或者成熟的路線出現。
不外,就目前看,新一代互聯網的正式鋪開在國內還不一個明確的時間表。目前,新一代互聯網或者說是下一代互聯網還主要局限在高校,目前有300多所高校接入或建設了IPv6校園網。
記者:新一代互聯網在技術方向上是否有爭議?
吳建平:我國十分器重下一代互聯網或者說是新一代互聯網的研究與建設,2003年啟動了我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其中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就承當建設了這個工程的核心網,也就是現在的第二代教育網。2004年,第二代教育網建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一張純IPv6網絡,作為新一代互聯網的試驗平臺。這張網接入了國內300多所高校,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大家都可以用它來做新一代互聯網的各種實驗以及休會。
記者:詳細而言,新一代互聯網和現在的互聯網有什么區別?
??對話“973”籌劃新一代互聯網體系構造項目首席科學家吳建平
吳建平:在今年全球IP地址徹底枯竭后,各個國家將敏捷轉向新一代互聯網。
吳建平:新一代互聯網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宏大的轉變,許多是無法設想的,就像現在的互聯網出生了滿搜尋引擎、電子郵件、電子商務等傳統社會不可想象的運用和服務。
更大,就是解決了IP地址資源問題,使得互聯網可無窮擴大。
相關的主題文章:- 吳冠中:圖畫魂魄在 風骨冠中華 /編號:VQ107iH
- 吳冠中:“惦念我,就去看我的畫吧! /編號:AD876uw
- 漫談企業財務危機治理/編號:MX146q9
- 掌握新準則應答會計危險/編號:ZD397W5
- 我國危險投資業發展的再思考/編號:RU1735R
- 如何讓考察成為盈利工作 /編號:GW401Kz
- 如何化解企業應收賬款危險/編號:KB109As
- 貿易銀行柜員制治理五大危險問題不容疏忽/編號:PV971ma
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 清華大學:打造科技翻新孵化平臺 /編號:ZA5
清華大學百年體育之路回眸 /編號:AR160Bv
清華教學與嘉應學院學子進行專題宗教養術交
清華:獎優助困并重 強化育人功效 /編號:HX
清華踴躍推動思維政治實踐課建設 /編號:XI8
清華校友李健返母校聊音樂 /編號:VQ239G6
退出與退休,院士軌制如何改? /編號:BI489
施一公:再論中國的中心競爭力 /編號:XL035
首屆中國國際踴躍心理學大會將舉辦 /編號:L
溫家寶總理觀察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度重點試驗
相關熱詞搜索:
清華大學培訓班
對話吳建平:新一代互聯網速度更快容量更大 /編號:HD49910 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