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惦念我,就去看我的畫吧。” /編號:AD876uw
2014-12-08 05:53 來源:http://www.elinglong.com/ 閱讀: 次“創新,就是要打破傳統的桎梏。”
他說,中國美術館舉行這次展覽,“讓大眾走進吳老的藝術世界和心靈世界,追念一代巨匠的風度。這是對吳老最好的留念,也是對吳老家人的莫大撫慰”。
清華麗院前副院長、教學劉巨德回憶說,吳冠中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還在講,中國缺乏思維家,做夢都夢到畫畫。他長期跋涉于天然,破足創新,作品最具特點,充斥詩性,尤見個性。吳冠中是這個時代的代言人。
吳冠中的學生朱鴻林對記者說:“吳冠中勤懇、忘我。在藝術和人格上吳先生是我見到畫家中的第一人。有一次,我畫了30幅畫找吳先生看,他看后說,你畫得很居心,但這樣畫一百張和畫一張一樣。每畫一幅都應當有新意。”
范迪安館長在開幕式現場念出了來自遠方的緬懷:“噩訊傳來,暗彈傷心淚/德群病中,您是他精神上最有力的支柱/你們對人生的共鳴,給了他莫大的安慰/他不再孤寂了/我不忍心讓這殘暴的事實加以折磨/讓他安靜的心縈繞于世間/等候那與您驚喜的相會……”
7月7日薄暮,在北京中國美術館,“不負圖畫??吳冠中紀念特展”開幕式現場,吳冠中以他特有的方法與親朋、學生和觀眾離別。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主持了揭幕式。他說:“吳冠中是咱們這個時代的自豪,他是一個標記性的畫家。他一直發明,體現了民族、時期和人類的精力。吳冠中把精品捐獻美術館,實現他那‘來自人民,回報國民’的欲望。”
吳冠中的宗子吳可雨在回憶起父親最后的歲月時多少度哽咽,他說:“父親一生最大的苦楚,就是因各種起因不能創作;最大的快活,就是能創作出滿足的作品。所以,父親屢次囑托,身后不要搞任何形式的吊唁運動,‘想念我,就去看我的畫吧’。”
吳冠中去世后的第三天,范迪安趕到吳冠中先生家中探訪,他當時就決議立刻準備一個“吳冠中捐贈作品紀念展”,讓觀眾在吳冠中的畫前交換、懷念。
捐贈初衷:藝術“來自人民,回報人民”
畫展中展出的油畫《畫中人》《野草》《補天》《血河》《莎士比亞故里》、水墨畫《字畫緣》《圍城》以及早期的水彩畫《五臺山佛光寺唐塑》,體現了吳冠中不同時代的翻新結果。
在畫展大廳,迎面一幅吳冠中先生的黑白肖像分外惹人注視。他深奧的眼光里流露出中國常識分子強烈的憂患意識。畫像背地,擺放著他用過的畫筆、畫架、顏料跟墨跡斑斑的畫氈,清華大學制造業。睹物思人,一位“藝術真人”已經遠去,而擺設在墻上的一幅幅作品??《扎根南國》《日夜》《逍遙游》等,似在訴說著他畢生的輝煌。(閔捷 齊鵬)
記者在展覽開幕前3小時費盡周折、終于接洽到遠在法國巴黎的有名旅法畫家、吳冠中摯友朱德群的夫人董景昭。她說,聽到冠中逝世的新聞十分悲哀,因為朱德群于一年多前因患腦血栓導致半身不遂,不能講話,令她不忍心將吳冠中去世的消息告知他。單獨忍耐悲痛的她,將本人寫的一首小詩傳給記者。
吳冠中的一位學生寫道:“天堂的藝術殿堂是更遼闊的,更晶瑩的,吳先生你的第二度藝術性命又開端了,祝您盡情馳騁,持續光輝!”
一次畫展中,吳冠中捐贈了10幅國畫、5幅油畫。之后,他又接踵向上海美術館、中國故宮博物院、香港藝術館、中國美院、新加坡美術館捐贈了數百幅作品。
大屏幕上,流動著吳冠中從兒時到暮年的一幕幕經典時刻;墻上,吊掛著凝集他終生血汗創作的一幅幅精心之作;耳畔,回響著他帶著濃烈鄉音的話語,好像他仍然在言說……
中國美術館前館長楊力舟回想說,1996年11月,他作為中國美術館館長接收了來自德國著名珍藏家彼得•路德維希先生和夫人無償饋贈的89件(117幅)國際藝術品。當時,吳冠中先生對他說:“一位本國人都能給中國捐贈藝術作品,中國人為何不可?我要帶頭用自己的舉動給美術館作點奉獻。”
此次“吳冠中紀念特展”開幕之際,中國美術館收到了良多來自社會各界的思念信函。開幕式上,范迪安現場宣讀了新華社社長李參軍的來函:“6月25日,吳老永遠地分開了我們。美術界的一顆巨星悄悄隕落!驚聞吳老仙逝,我心中格外難過。吳總是學貫中西的藝術大師,是20世紀古代中國繪畫的代表畫家之一,也是著名教導家、美術實踐家,他在油畫、水墨、彩墨、速寫及藝術理論和文學創作等方面成就深沉、成績卓越,留下大批傳世畫作和文學精品,為中國繪畫的傳承、立異和發展作出了宏大的貢獻,在國內外享有高尚的名譽。”
楊力舟說,吳冠中一生中的精品全體獻給了人民,實現了他“藝術歸于人民”的愿望。“今天美術館搞這次畫展很有意思,我想吳冠中的藝術作品將會不斷向世界傳布。”
起源:新華網 2010 *** 07 *** 08
吳冠中在藝術上始終保持不斷創新,他盡力把西方油畫的情勢語言與中國藝術的精神要旨相聯合,重在創做作品的境界,在形式、語言、精神上實現“中西融會”的藝術思惟。
吳冠中的學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傳授杜大愷說:“吳先生是中國最出色的藝術家,他首創了中國油畫、水墨畫的新時代。我認為,吳先生對藝術的真摯是無人能比的。他是無私的,吳冠中以為自己創作的作品不屬于自己,而應屬于中華民族,屬于這個時代,屬于人民。這集中體現了吳冠中崇高的人格。”
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遠表現,吳先生的去世是中國美術界和美術事業的一大喪失。評估一位藝術家,要看他的思想深度、作品的欣賞價值以及藝術才干。一位大師要看他的德性、咀嚼、境界和人格。一個藝術家在藝術史上的位置,要看他對藝術的創新、貢獻和對歷史的影響。從以上三個方面看,吳冠中是這個時代的大師。他傳承中國傳統藝術,懂得西方藝術,用一生全部精神在貨色方藝術長進行融合,創造出了存在中國思想內涵的藝術。吳冠中的作品和他做人一樣透明、純潔、正派。他是思想超前、敢講真話、敢于表白自己觀點的知識分子。他以藝術為妻,并發出“我負丹青”的感嘆。吳冠中是我們心目中的大師。
清華大學副校長謝維和回憶說,去年吳冠中與李政道在清華大學獨特主持“藝術與迷信國際研究會”,吳冠中先生展現了他的書法作品“曲”,畫面上的“曲”字旁邊有兩橫,他對學生們說:“創新,就是要攻破傳統的枷鎖。”
吳冠中:“惦念我,就去看我的畫吧。”
社會各界:追念大師風采
一位小友人寫道:“吳伯伯:您的魅力猶存,恒久永遠。”
美術館一樓大廳里擠滿了前來觀展的觀眾,大廳里繚繞著低回悠揚的音樂,每一位觀眾都收到一枚花瓣形的小紙片,能夠寫下最想對吳先生說的一句話。一位觀眾寫道:“您留下的作品將成為中華民族的藝術財產,我們永遠悼念您。”
相關的主題文章:- 漫談企業財務危機治理/編號:MX146q9
- 掌握新準則應答會計危險/編號:ZD397W5
- 我國危險投資業發展的再思考/編號:RU1735R
- 如何讓考察成為盈利工作 /編號:GW401Kz
- 如何化解企業應收賬款危險/編號:KB109As
- 貿易銀行柜員制治理五大危險問題不容疏忽/編號:PV971ma
- 危機環境下的危險治理/編號:SU749Mz
- 出局方知當局迷 好處抵觸下明爭冷戰/編號:LX262bz
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 李希光尼泊爾報告《亞洲夢與亞洲軟實力》引
招生組:“七校聯考”成就優良 考生可獲多
江蘇省與清華大學簽訂策略配合協定 /編號:O
相關熱詞搜索:
清華大學制造業
吳冠中:“惦念我,就去看我的畫吧。” /編號:AD876uw 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