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師益友】王君超:君行動范 清華總裁培訓班 --T:23620
2015-03-15 10:26 來源:http://www.elinglong.com/ 閱讀: 次“君行為范”
——訪第七、十三屆“良師益友”稱號獲得者王君超老師
崔婧哲
圖為王君超老師在特等獎學金頒獎典禮上,與其他特獎獲得者的指導教師一起,接收學生獻花。記者 郭海軍 攝
北京時間晚7點,倫敦時光正午12點。
10月26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304會議室。助研王丹撥通了正在英國交流的王君超老師的Skype帳號,屏幕上立刻顯示出王老師的清楚頭像。于是,又一場師生隔空交流的“視頻學術例會”開端了。
加入“視頻學術例會”的同學們都很高興,由于他們曉得,今天與王老師討論的主題,是他行將在威斯敏斯特大學做的一個英文報告——《微博是否轉變中國?》。不外,研二學生王小蛟今天顯得有些焦急。因為接洽不上一位主要的訪談對象,她的畢業論文進度碰到了一些挫折。
“你能夠去她的辦公室實習,通過參加察看跟直接交換,取得最直觀的感觸。我幫你找她的電話號碼,再幫你發一封先容郵件!”
聽到這里,小蛟不好心思地笑了。“王老師老是毫無保存地自動贊助學生,給予我們有利的指導”。她會后說道。
筆者懂得到,今年已是王君超老師第二次榮獲“清華大學良師益友”的稱號。2004年,在他來清華任教的兩周年,就獲得了“清華大學第七屆良師益友”的光彩稱號。在本屆良師益友的頒獎儀式上,同學們將為他籌備的《頒獎詞》主題稀釋為4個字——“君行動范”。
辭職從教,源于對新聞教育之愛
2002年8月,時為人民日報海外版主任編輯的王君超向單位遞交了辭職申請。在申請書上,他簡單地寫道:由于對新聞傳播教育工作的酷愛,擬調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任教。
“國民日報是黨中心機關報,廢棄大報記者的工作來教書,你是怎么想的?”當年夏天,在清華大學新聞與流傳學院材料室,學院原黨委書記王健華在主持面試時如此提問。&ldquo,清華總裁培訓班;我受過10年正規的新聞傳布教育,有過10年的消息工作閱歷,固然自己沒有能成為范長江、鄒韜奮那樣的名記者,但我盼望能用自己的上風,為培養出像范長江、鄒韜奮那樣的名記者、名編纂而盡心盡力!”王君超老師如斯作答。
王君超來清華任教的第一門課,是幫助尚未完整調入的一位院領導開設評論與專欄寫作課。當時選課的同學有六、七十個,他一共安排了10次作業,批改起來甚為費勁。但每次他都親力親為,像中學先生那樣為學生改標點、改病句、寫評語,給良多學生留下深入的印象。至今,還有同學和他提起當年在這門課上獲得的分數。他這種自己著手批改學生功課的習慣,也一直保持到現在,很少讓助教代勞。
圖為王君超老師在他舉行的“教學用珍稀報刊展覽”上,向學生展現他珍藏的《人民日報》的“原槍彈號外”。
王君超老師不僅投入了大批的精神用于備課,而且很重視培育學生的實際操作才能。初到清華任教,王老師提議學院應有一份自己的報紙,即時獲得主管教學工作的李彬副院長和其余院引導的支撐。于是,在十六大召開前夕,一份由范敬宜院長題寫報名的《清爽時報》很快就開辦起來。作為報紙的第一任領導老師,王君超在當時“學生不計學分,老師不計課時;沒有任何稿費和補貼,不專用電腦和辦公、印刷地點”的情形下,在雙休日不辭辛勞地坐出租車趕到學校,白天和同學們探討謀劃、選題和版面設計;深夜和學生一起去北大西門外的一個小印刷廠趕印報紙,為這張校園小報的日后發展奠定了一個扎實的出發點。
爾后,王君超還應用主講中外名記者研究、新聞編輯、媒介批駁等課程的機遇,常常邀請一些國內外的著名新聞工作者、媒介事件當事人走進課堂現身說法;他還堅持每年至少兩次帶學生到主流媒體參觀、座談、旁聽編前會;或到廣告公司、影視制造機構、798工廠進行“原野考察”;甚至把一家報紙專刊的“創刊研究會”搬到了高等新聞編輯課堂,讓大家真刀真槍地休會媒體的創刊運作。
為了給同學們供給更大的展示平臺,王君超還先后牽頭與人民網合辦《SARS時代的清華園》、《清華學子看十六大》等欄目;在傳媒視察網上發表很多清華學生的“媒介批評”系列習作。2007年,他在人民網和新聞學院的支持下,他率領幾位研究生創辦了第一個媒介批評綜合站點——媒介批評網,并以網站為平臺,舉辦研討會和征文,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媒介素養和批判性思維。
傾心努力,令學生“既敬又愛”
“祝老師教師節快活!”當與王君超老師尚未見過面的研一新生葉珊向他發出問候郵件,她沒有想到,正在英國交流的王老師簡直“無時差”地敏捷回復了她的郵件。
“王老師在郵件里為我剖析了南北文明的差別,勉勵我盡快適應北方的天然環境;同時實現從本科輕松的學習環境到清華研究生謹嚴學風的過渡”。葉珊說,“看到郵件心里有種熱乎乎的感覺”。
“在學業上,王老師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尤其是畢業論文。他的嚴厲是對我們的極其負責,同學們對他既敬又愛。”助研王丹說。
“王老師看待學生的特色可以用四個字概括,那就是‘傾心盡力’。他對學生的關懷是無所不至,體貼入微的。不論學生什么時候找王老師指導,他都會放下手中的工作當真招待學生,隨時隨地歡送學生找他談心,熱忱地接待學生,耐煩地指導問題”,已經畢業的研究生馬龍說道。
圖為王君超老師與他指導的2012屆研究生畢業生合影。
在王君超從教十周年之際,馬龍寫道:到了同學們要實習、找工作的時候,王老師有時顯得比他的學生還要緩和,不僅時常獨自把某個學生叫來問問情況,還切實輔助大家聯系實習單位,甚至連口試技能都逐一交代,極盡仔細與關愛。
“老師對我們的關心,真的不是停留在嘴邊,他確實把學生放在了心上”,2010屆畢業生袁麗萍講到,“在一次學術例會中,王老師看到我神色不太好,知道我既要上課,同時又要承當學生工作,壓力比擬大,就告訴我必需留神身體。第二天王老師打電話告知我,他替我預備了枸杞放在院館保安室,讓我補補身材。這件事讓我十分感動”。
研討生譚元斌回想道:“2011年8月,我父親在故鄉過世。當時我尚未正式進入清華學習。和我僅有郵件聯系的王老師在得悉此事后,立即撰寫了挽聯,并以他自己和所帶研究生團隊的名義,分辨從網上訂了兩個花圈。這讓我十分打動;收到王老師郵件告訴的師兄、師姐們,還給我發了慰勞信,鼓勵我走出悲傷、奮勇向前,同樣讓我非常激動。”他說。“入校后,王老師又給了我一筆贊助,并說有什么艱苦只管找他,我一下子感到自己多了位親人。入校至今,王老師始終對我的學習和生涯關心備至,時常與我交流、給我激勵,上學期還特殊為我申請了助研崗位,著力減輕我經濟上的難題。受他的勸導和鼓勵,我當初已經從陰郁中走了出來,離別了悲傷,將精力集中于盡力學習,精力狀況也到達了一個新的境界。”
九條“軍規”,矢志造就及格國民
近多少年,每逢新生入學,王君超老師都會發給學生一份逐年更新的《研究生培養請求》。筆者看到,在他制訂的“九條軍規”中,特別注重對學生的品性培養:“弘揚清華精神,謙遜謹嚴,光明正大,嚴于律己,與人為善;摒棄精英意識,秉持民眾態度,倡導寬容感性,富有人文情懷;任何時候都要堅持踴躍、開放、健康、溫和的心態,反對平心而論、打成一片與自強不息。”
王君超老師如此闡釋他心目中的“高手”:他們并非特指那些智商高、成就優良、事跡光輝的“精英”或“勝利人士”;而是指那些為人正派、品學兼優、存在人文精神和批判性思維的合格公民。他常給學生舉“法學博士成心殺人”的例子,闡明缺乏公民素養的“精英”會是如許恐怖。他也特別器重對學生翻新意識和辯證思維的培養,平時看重通過“學術例會”進行學術討論與思惟教育;他還擅長從高智商學生的“常識性過錯”入手,培養學生的批評性思維。
雖然在他指點的研究生中,不止一位同學獲得中國新聞獎等重要獎項,或者赴世界名校深造,然而他更重視學生走上社會后,“是否腳踏實地地深刻基層了解國情、在平常的崗位上發明性地做出了奉獻,實現了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聯合”。他對學生新聞職業道德的培養,則是從專業實習開始,就要求他們堅定謝絕“紅包”,抵制有償新聞。
王老師反對研究生把他帶的研究生步隊稱為“王門”,而要求大家以“團隊”相當,以培養師生相互尊重、教學相長的團隊精神。無論是課題討論、學術例會仍是節日聚餐,大家都能享受到協調友好的團隊氛圍。2011年,在學生送給他的一件畢業留念品上寫著:“在學校,老師是咱們的一片天;走出學校,團隊是我們永遠的港灣”。
回想自己十年的教學生活,王君超用“教養相長”四個字來造作結。他說,因為剛從教時思維意識上存在誤區,常常把本人放在“嚴師”的地位,教導方式失之簡略,留下了一些教訓。后來通過對師生關聯的從新思考,確破了“尊敬學生”和“以學生為核心”的教書育人理念。在一次畢業生座談會上,他真摯地說道:“這些年來,我是和同窗們一起成長的”。對兩次失掉“清華大學良師益友”的名稱,他表現將愛護來自同學們的聲譽,再接再厲,把做“良師益友”當作今后永遠的尋求。
供稿:校研究生會 編輯:范 麗
相關的主題文章:- 【良師益友】曾嶸:出言不遜 清華大學研修班 亦-T:69033
- 【良師益友】史琳:慈心博愛 清華研修班 東風化雨 - -T:92719
- 2012年生物資燃氣工業年會召開 清華研修 - 清華大學新-T:94763
- 2012年度清華大學法學院實際教養研究會召開 清華培訓-T:97007
- 跨清華財務治理培訓國電子商務中稅收管轄權的沖-T:27490
- 資本自在流動與財務治理培訓所得稅的和諧-T:46993
- 論韓國涉外稅式支出的績效分清華大學財務-T:13696
- 論清華大學財務培訓班社會綜合治稅的國際比擬-T:91739
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 我國第一個份子雷達在清華研制勝利
清華年夜學舉行優良教職工黨支部書記交換進
清華與TOYO聯手停止“鎂合金成形技巧研討開
北京清華長庚病院承辦北京就寢呼吸阻礙疾病
熊澄宇:科技融會翻新拓展文明工業空間
首屆光分組交流與光碼分復用技巧研究會在清
清華與西門子公司舉辦第三次科研配合日
清華-波音聯袂共助清華學子放飛航空幻想
資料學院李正操入選國際核電廠保護迷信與技
清華建造學院師生應邀缺席高校GIS論壇并獲
相關熱詞搜索:
清華總裁培訓班
【良師益友】王君超:君行動范 清華總裁培訓班 --T:23620 相關課程